Print

基于“质量-风险-需求”框架的武汉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论文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旨在维护景观格局的整体性与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当前的生态源地识别方法缺乏对生态用地退化风险以及人类生态需求的考虑.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从生态用地质量、生态退化风险以及生态需求3方面计算生态用地的综合价值以识别生态源地,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基本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基于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四横三纵十组团"的武汉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武汉市生态源地面积为2138.2 km~2,占市域面积的24.9%,以水域和林地为主,呈组团形态集中分布在市域南北.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222.42 km,其中,水生廊道566.75 km,陆生廊道为655.67 km,水生廊道贯穿市域呈十字型构架,陆生廊道呈环状分布在市域四周,整体上呈现出"四横三纵"的空间格局,生态廊道上共有生态"夹点"44处,以中心城区为核呈环状分布格局.现有保护空间基本落入生态源地范围,证明了识别框架的生态意义,能够为都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一个量化框架,以指导相关的城市空间规划.

论文目录

  •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1.3 生态源地识别
  •     1.3.1 识别框架
  •     1.3.2 生态用地质量评价
  •     1.3.3 生态风险评估
  •     1.3.4 生态需求分析
  •   1.4 生态廊道构建
  •   1.5 生态“夹点”识别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用地质量
  •   2.2 生态退化风险
  •   2.3 生态需求
  •   2.4 生态源地
  •   2.5 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
  •   2.6 生态安全格局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隆杨,刘胜华,方莹,邹磊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武汉市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750)资助~~

    分类号: TU984.115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02.014

    页码: 615-626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6839K

    下载量: 810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839fc24ed54823d5d85d6b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