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海洋蓝色经济区发展加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一系列船舶撞击漏油、捕捞养殖污染等突发事件,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本底的支撑和保障,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立足中国海洋环境司法现状,根据对相关司法案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方面存在法律配套机制不健全、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足、救济方式单一且预期效果差、生态损害赔偿主体范围小和执法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对此,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扩大生态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健全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及加强执法部门信息公开和监管力度等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戴鑫,刘中梅,裴兆斌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鉴定,司法救济,案例量化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工程科技Ⅰ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单位: 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
基金: 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GQ17091),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8lslktyb-015)
分类号: D922.68
页码: 44-49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36K
下载量: 302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9711d139b76f14c4bee77b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