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中心学校三宫店分校832100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求知欲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用《西游记》中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的一个中午,大家都很口渴。师傅叫悟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第一次悟空摘了8个桃子,叫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第二次,悟空摘到一个西瓜,叫八戒分,他不知道该怎么分了。同学们,你们替他想一想该怎样分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借助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认识事物,汲取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标有价格的钢笔、文具盒、排球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结合实践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五、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例或模拟场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总之,情境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a01e1959cf80df0fae1360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