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基于风廓线雷达对成都地区典型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研究

论文摘要

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污染数据及气象数据对2017年12月17日—2018年1月3日成都地区的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两次污染物浓度爆发式增长阶段的污染原因及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风廓线雷达高精度的风场资料(包括水平风速、风向、垂直风速、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配合其他气象要素在分析两个污染阶段污染物的累积及扩散、输送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当成都地区水平风场风速较小且风向多变时,此时受静稳型天气控制,污染物浓度会快速累积增长,而当出现较强的东北风时,可能会有沙尘污染物的输入,应注意沙尘天气的提前预警.垂直风场中垂直速度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由于风廓线雷达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对污染天气过程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②结合局地环流指数和边界层通风量,重新定义了一种适合成都地区风场特征的通风指数:有效通风量(EVI),从而表明第一阶段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地区由静稳型天气控制,边界层内风场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差,导致污染物累积.③通过后向轨迹模拟并结合PM2.5浓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认为第二阶段污染主要是东北方向携带有大量沙尘污染物的气团输送到成都地区导致的,与源于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输送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资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资料来源
  •   2.2 HYSPLIT 模型
  •   2.3 罗氏法
  •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   3.1 持续性重污染过程
  •   3.2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污染中的应用
  •     3.2.1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成都地区的可靠性验证
  •     3.2.2 水平风场特征
  •     3.2.3 逆温层和混合层高度特征
  •     3.2.4 垂直风场特征
  •   3.3 污染发生原因及来源分析
  •     3.3.1 局地环流指数
  •     3.3.2 有效通风量
  •     3.3.3 污染来源分析
  • 4 结论(Conclusions)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培荣,肖天贵,王铭杨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持续性重污染,有效通风量,聚类分析,成都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5BAC03B05),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8JY0011,2019JY0360,2018SZDZX0023)

    分类号: X51

    DOI: 10.13671/j.hjkxxb.2019.0332

    页码: 4174-4186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13404K

    下载量: 219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a838539147c12ee39ca188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