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山豆根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山豆根治疗白血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检索山豆根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蛋白,借助UniProt、PubMed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靶点蛋白对应的基因名称,运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DisGeNET数据库查询与白血病相关的基因(即疾病靶点),借助OmicShare平台筛选山豆根活性成分靶点与白血病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山豆根活性成分13个、靶点蛋白204个,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及靶点蛋白包括槲皮素、山柰素以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蛋白质丝氨酸蛋白酶1(PRSS1)、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MKK2)等。山豆根活性成分靶点与白血病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24个,包括IRF1、BCL2、CYP1A1、PIM1等。上述交集基因的PPI网络共包含节点24个、边142条,平均节点度值为6.5,平均介数为0.045。GO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交集基因的生物过程涉及缺乏配体的体外凋亡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负调控、B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同源化活性、相同蛋白质的结合等,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胞外区、线粒体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交集基因主要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人类嗜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HTLV-Ⅰ)感染等通路有关。结论:山豆根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HTLV-Ⅰ感染等通路作用于PTGS2、PRSS1、CAMKK2等靶点,进而发挥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山豆根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的筛选
  •   1.2 化合物-靶点网络的构建
  •   1.3 交集基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1.4 交集基因的通路分析
  • 2 结果
  •   2.1 山豆根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   2.2 化合物-靶点网络的分析结果
  •   2.3 山豆根与白血病的交集基因
  •   2.4 山豆根与白血病PPI网络的分析结果
  •   2.5 交集基因通路的分析结果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付海荣,庞毅,谭家华,李晶,邓雪松

    关键词: 山豆根,白血病,网络药理学,靶点,基因,通路

    来源: 中国药房 2019年2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药学

    单位: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中心,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873571)

    分类号: R285

    页码: 3392-3398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988K

    下载量: 437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b6fb2049bdb017a6dbdcbe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