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017年8-9月期间大连长兴岛海域实测遥感反射率、悬浮物浓度及GF-1 WFV数据,研究了该区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发现遥感反射率与悬浮物浓度的散点图存在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将2008-2015年期间辽东湾内其它海域的数据与长兴岛海域数据进行叠加后,可初步推断产生两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疏浚区与非疏浚区悬浮物的粒径大小不同,导致其光学特性和反演算法也存在差异。将两种算法分别应用于2017年9月20日辽东湾及长兴岛近岸海域的GF-1 WFV4影像,发现采用非疏浚区算法反演长兴岛海域悬浮物浓度时,出现明显的低估现象,而疏浚区算法则能较好地反映出疏浚施工过程中悬浮物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林,陈艳拢,袁仲杰,赵建华,孟庆辉,赵素芳,王祥,王新新
关键词: 影像,悬浮物浓度,大连长兴岛海域,疏浚区
来源: 海洋技术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资助项目(2018YFC1407605),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30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6197)
分类号: P715.7
页码: 6-11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240K
下载量: 105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b8321e989df826c84fa52e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