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贵州民俗研究70年:基于学术史的考察

论文摘要

自1937年民间文学阵地向西南地区转移,贵州民俗研究随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组织的民族调查而获得长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次大规模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为贵州民俗研究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顶层设计和西方口头传统理论及成果的规模输入也为贵州民俗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照,贵州民俗研究实现了从"资料取向"转向"资料取向与学科取向并重"的范式转换。

论文目录

  • 一、从为黔定位到历史重构:贵州民俗研究发韧
  •   (一)为黔定位:入黔学人与黔籍学人的民俗考察
  •   (二)重构历史:民族识别与民俗搜集的返本开新
  • 二、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信:贵州民俗研究滥觞
  •   (一)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夜郎文化研究
  •   (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民俗文化研究
  • 三、到民间去与朝向当下:贵州民俗研究现代转型
  •   (一)到民间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实践
  •   (二)双重取向:资料取向与学科取向并重
  •   (三)朝向当下:贵州民俗研究的学理实践
  • 四、思考与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兰

    关键词: 学术史,七十年,民俗研究,贵州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建设”(17ZDA16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苗族史诗《亚鲁王》社会功能研究”(15CMZ017)

    分类号: K892.4

    DOI: 10.13713/j.cnki.cssci.2019.12.012

    页码: 80-86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01K

    下载量: 196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d4ce190f06779098d16f2e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