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廊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居,泉州,中西,近代,论文,外廊式。
杨思声[1](2002)在《近代泉州外廊式民居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廊样式是西方殖民者来到印度后,结合当地气候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其表现出的特征是建筑的外围设有外廊,而且外廊常常带有西方的形式特点。这种建筑形式随着殖民者或外侨的迁移而传入中国,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最早类型,而在中国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租界以及南方的部分民间地。 泉州曾在民国时期受到外廊样式的大量影响,尤其是民居类建筑,它们是由华侨从南洋或中国其它租界区传入的,带来了相对于当地传统建筑的近代变革,同时又与传统建筑发生了强烈的融合。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不仅文字记载资料极少,而且研究上也十分局限,如它们常常被当作“洋楼”或“番仔楼”来进行研究。 本文首次提出“泉州外廊式民居”的概念,意在从“外廊样式”的角度对泉州近代民居进行更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文献阅读,将泉州外廊式民居挂接到世界、中国的外廊式建筑发展体系当中;并对促成泉州外廊式民居形成的各种具体因素如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等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与总结。 2、通过对泉州100多座外廊式民居的实地考察,总结出变化规律,尤其注意以外廊为线索。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个性的30多座外廊民居进行深入研究,对单座的外廊式民居的外观与内部进行透彻的分析,特别是对其中所表现出的中西碰撞与融合进行较大程度的关注。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通过对泉州其它非民居类外廊式建筑以及泉州传统或近代“廊式”建筑的关注,丰富泉州外廊式民居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2-05-01)
[1].杨思声.近代泉州外廊式民居初探[D].华侨大学.2002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d83d5b42ba76cf2abb4cc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