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不同造林模式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

论文摘要

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等乔、灌木配置而成的不同造林模式所营造的2 585hm2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7种造林模式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油松纯林-YS、大樟子松纯林(造林苗木规格1.5 m)-DZ、小樟子松纯林(造林苗木规格0.5 m)-XZ、柠条锦鸡儿纯林-NT、柠条锦鸡儿与大樟子松混交林-ND、柠条锦鸡儿与小樟子松混交林-NX、山杏与樟子松混交林-SZ,并以天然保护性草坡(CK)为对照,了解林下草本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NT的草本植物群落3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43.9%、49.6%和45.3%)低于其他造林模式,混交林造林模式的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高于纯林。(2)NX和XZ林地土壤有效钾、有效磷含量相比其他造林模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均高于CK,除NT和NX外,其他5种造林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RDA1轴和RDA2轴共同解释了全部方差的77.68%。综上,7种造林模式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均高于天然保护性草坡,且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全氮、有效钾和有机质上。可见,不同造林模式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但今后的造林工程需要重视不同树种间的合理搭配,以促进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野外调查和采样
  •     1.2.2 土壤养分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1.3.1 生物多样性计算
  •     1.3.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造林模式下的草本植物多样性
  •   2.2 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2.3 林下草本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海龙,曾楠,刘洋,张小全,林阔成,靳彤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造林模式,草本植物群落,土壤养分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林业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 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老牛基金会公益资助),内蒙古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03007)

    分类号: S718.5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11.001

    页码: 2141-214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186K

    下载量: 249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dcfac0bf0a522a34ea436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