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洁琼[1]2003年在《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文中指出社会理想是指一个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设想和预测。社会理想在理想内容的四个方面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对其余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
王小怀[1]2003年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突出创新能力考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自考作为一种“以考促学”的教育考试制度,通过命题来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鼓励考生创新是最直接...
蔡典维[1]2003年在《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革命,而且在政治领域引发了诸多嬗变。本文主要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的走向及其崛起对政府作用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知识...
宋永刚,陈玉琨[1]2003年在《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文中指出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和形成有利于高校学术人员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从高校学术人员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学术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新时期高校学术管理人员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认为,作为知识工...
谭菊华[1]201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毕业生专业结构、素质、观念与社会所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普遍且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和...
张智勇[1]2013年在《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扩招成果明显。为了适应时代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在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方面也放生了重要转变。与此同时,高校的扩张与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间的产生了矛盾,从而使校园规划呈现出集约化等趋势。“巨构”是西方在...
吴忠华[1]2003年在《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敬德是中华传统道德范畴和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内在修养,又是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执事临业应具有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其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仍有巨大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敬业精神。本文探究了敬业精神的起源,阐释了当代敬业精神的内涵,论述了...
刘宏达[1]2003年在《高校政工干部专业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工干部是高校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首先是管理干部,区别于专业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他们更多的采取渗透式的教育方式,而渗透的载体是对学生日常行为和事务的管理;其次他们是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区别于一般的...
刘波[1]2013年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评估机构的健康高效运行,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政府集"管办评"于一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发了一些教育评估领域的不良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开启民间组织参与教育...
周勤怡[1]2010年在《“去中心”网络社会中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平行联系的方式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杨雄,2007)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的升级换代。互...
李欣[1]2003年在《香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雷芸芸[1]200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抉...
张洁玉[1]2011年在《旅游主题策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开始寻求差异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呼唤鲜明的体验主题。我国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旅游发展实践却不容乐观,旅游主题策划的缺...
余琼[1]2003年在《试论《左传》事实对于解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左传》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上自鲁隐公,下至鲁哀公二百五十余年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详细地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内涵极为丰...
谢尊贤[1]2003年在《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与高校规模适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扩招,各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教育的规模与日俱增。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产业受政治、经济、社会以及...
郭艳红[1]2003年在《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研管理领域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构建高校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知识管理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探讨,是一个新颖而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依据全息结构分析,可以将高校科研管理知识系统分为知识生产子系统、知识传播...
刘清华[1]2003年在《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属于高考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是高考改革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高考改革,还关系到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教育能否多出人才、出好...
王万智[1]2015年在《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西方国家大学聘请国际教师执教由来已久,大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地方”。但在我国,政府大量引进外籍教师在大学执教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伴随着高...
胡莉彬[1]2003年在《高等教育产业化实现途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本文在进一步澄清教育产业涵义的基础上,着重从教育产业的投入机制和发展机制两方面入手,研究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现途径,并就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对...
梁凤凯[1]2003年在《高等职业教育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提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的社会,国际教育界对21世纪高等教育的共同看法是:高等教育的针对性、质量观和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这叁个理念决定着高等教育在地方、在本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