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权[1]2008年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上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是我国新建客运专线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无碴轨道由于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对路基沉降控制非常严格,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不能超过15mm,甚至要求地基为“...
陈卓[1]2004年在《上部结构、筏板、地基共同作用的面向对象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高层建筑体系中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一体系的复杂性和计算条件的限制,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提出了许多简化模型和相应的算法。笔者通过对各种模型的分析比较,结合考虑影响上部...
徐中华[1]2007年在《上海地区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在变形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诸多优点,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已成为建设多层地下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上海软土地区近年来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新型支护型式。在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工程设...
陈晓斌[1]2004年在《动力排水固结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经过长期调研,本文定义动力排水固结是先铺设排水系统,再堆载预压,最后进行强夯的一种经济、快速、安全、可靠的复合型软土地基处理新方法。本文结合动力排水固结课题,对广州地区软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调研,统计了该地区软土的分布和工程性质。此外...
刘小平[1]2004年在《巨厚层土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巨厚层土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荷载承载性状一直是工程界的一大热点问题。超长桩已在工程中大量的被使用,尤其是在巨厚层土中,如我国上海及沿海其他城市。因其地层大都为第四纪海相、滨海相沉积层,厚度大,土力学性质较差,而且...
汪晓丰[1]2004年在《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后期变形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得飞速发展,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公路不得不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已经建成的许多公路表明,后期的变形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其后期变形的要求比较严格,路堤的后期变形会对交通运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
纪小彬[1]2008年在《灌注桩后压浆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有效提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施工技术。各种相应的测试也都表明,该技术的应用使灌注桩的承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节省基础处理的费用,经济技术效益显着。因而,在国内很多地区,各种后压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桩...
李献民[1]2004年在《高速铁路加筋过渡段静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的发展必须以安全、可靠、舒适等为前提,这些均取决于构成铁路系统各方面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车辆通过路桥(涵)过渡段,常常会发生“跳车”现象,大大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而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路桥...
刘干斌[1]2004年在《软土隧道固结性状及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软土的固结、流变以及隧道衬砌的半透水性,软土隧道的内力与变形将随时间长期变化和发展。但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从Biot固结理论出发,对软土隧道的固结性状和相互作用以及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展开较系统...
周金鹏[1]2003年在《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机理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认真总结粉喷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粉喷桩处治软基的化学和力学机理。利用统一强度理论和塑性力学相关原理分析桩端承载力问题,深入剖析临界桩长问题。就粉喷桩加固路基的特点,根据力学...
李坤[1]2003年在《隧道工程引起的地层移动以及邻近桩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在世界各国大城市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那些面临交通问题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发展需要建设隧道,隧道工程往往引起地层移动和变形。由于城市隧道多建在建筑物已高度集中的地区,这些变形和沉降对邻近...
吕一平[1]2003年在《基于Mindlin应力解的桩筏基础设计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如何分析软弱地基中桩筏基础的内力和沉降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工程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许多岩土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桩筏基础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新规范中用Geddes解分析桩...
曹国强[1]2003年在《分级加载条件下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大多较粗糙,一般不对观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便直接应用,沉降数据处理结果普遍精度不高。另外,一般沉降数据分析很少考虑分级加载的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建立了沉降观测数据误差...
徐浩峰[1]2003年在《软土深基坑工程时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大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位移、结构体的外荷和内力会随着基坑暴露时间的增长而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流变效应;同时基坑开挖引起土体卸载,超静孔压的消散导致固结效应的产生。前人曾对上述两个效应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对二者耦合的...
王金昌[1]2003年在《广义荷载作用下道路与软基共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软土的天然强度很低,在其上修建半刚性路面结构体前,一般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道路结构体的设计要求,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营。由于半刚性材料的温缩性和干缩性,路表温度的骤然升降和持续低温,使得半刚性路面中广泛存在反射裂缝和表面裂缝...
孟永盛[1]2003年在《刚性基础下公路地基液化研究》文中指出在本课题前期对公路地基液化判别式可靠性以及液化初判条件讨论、土动力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静、动力有限元分析,对公路路基—刚性基础联合作用下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与前期柔性基础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考虑公路路基...
唐娴[1]2003年在《路基沉降机理与超限沉降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土体单元增量的弹性体理论,对地基土进行沉降分析和沉降的简化计算;又根据非饱土的固结理论,提出一种便于工程应用的计算路堤沉降量的经验公式。通过路堤在车辆和自重的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关系,对现有压实度标准进行剖析,依此受力特性推导出路...
葛忻声[1]2003年在《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刚性桩复合地基就是用钢筋混凝土桩或素混凝土桩这样的刚性桩作为增强体与周围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而形成的复合地基。是近几年来涌现出的新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本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整体弹塑性模型,并考虑了上部结构...
李彬[1]2003年在《软粘土地基沉降计算及其预测反演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在软粘土地区兴建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高等级道路同益增加。尽管目前对软粘土变形的计算理论和试验手段都有了较系统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软粘土性质极为复杂,特别是其流变特性对工程质量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影响建(构)筑物...
尉学勇[1]2003年在《斜坡地基承载力的仿真分析与理论计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斜坡地基模型试验的试验数据,用MARC软件进行了斜坡地基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平地地基、临坡地基和斜坡地基的承载力特性,研究了变形模量、容重、泊松比、内摩擦角、应力应变特性、斜坡坡度、基础的相对坡顶距及其相对埋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