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晟[1]2006年在《海域使用权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立法和海域使用管理的实践中,我国现行的海域法律制度仍然是建立在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上,海域使用关系的法律调整尚未摆脱过多依靠行政管理的模式。在这种立法模式下,权利人对海域的权利必然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在私法范畴内建立一整套涉及海域使用权...
林海[1]2008年在《对完善我国检察解释的法理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初步建立,检察解释活动逐渐从无序到有序。但不可讳言,由于理论上的模糊与误解,不仅未使检察解释的有序状态日趋合理,其异化甚至对文本的背离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却日益明显。完善我国检察解释体制,应遵循检察解释的原则,改...
蔡广明[1]2003年在《论快递业的发展及对物流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整体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业的发展对物流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快递业的发展谈起,介绍了快递业发展的特征及趋势。本文阐述了物流发展的大环境,并通...
刘辉[1]2003年在《入世后中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也进一步增强,倾销与反倾销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贸易大国,正在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受害国。入...
魏国威[1]2003年在《房地产信托及其在我国的模式构造》文中认为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其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目前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已经影响到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从而在客观上提出拓宽融资渠道的要求。房地产信托作为金融信托业和房地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不仅将为广大中小投资者...
杜晓彦[1]2003年在《论入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利用外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入世一年来国民经济发生哪些变化?排除政治性因素的考量,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大势所趋、前景光明、经济主权”是简明答案。所谓“大...
郑彧[1]2013年在《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商法解读》文中认为《公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确立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基本法律制度,中国证监会也通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细化了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规则与操作流程。尽管如此,相较于境外成熟证券市场的监管规则,我国上市公司收购...
肖泽军[1]2003年在《论场所主人责任》文中提出场所主人责任是一个传统民法上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法。在现代社会,由于宾馆、旅社、酒店等公共场所往来顾客众多,人员复杂,顾客携带物品不易保管,不安全因素较大,而从事宾馆、旅社、酒店的场所主人通过经营活动可获较大利润,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要求场所主人对...
郑曦[1]2010年在《论司法认知及其中国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一、司法认知概念之厘清司法认知(JudicialNotice)是英美证据法上的概念,其来源于“显着事实无须证明”的古老法谚。对于国人来说,司法认知是陌生的名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虽有司法认知之实,却无相关的概念和制度,因此国内学者对于司法认...
张向华[1]2003年在《迈向全新的生命周期》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叁产业的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闲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而且也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如何改造再利用这些工业废弃建筑,使其从消极状态转...
张天勇[1]2003年在《理解与文本》文中认为理解和文本的关系问题,是解释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很有争议的问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一关系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指出,理解的对象与认识的对象是不同的,作为解释学理解对象的文本,是物理符号与意义的统一体,物理符号是意义的物质“载体”,意义才是...
王丽琦[1]2003年在《伦理道德:社会资源与道德制度建构》文中认为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经济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支撑。每一种经济发展总有其内在的伦理动因,一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不仅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运行提供价值效能和动力牵引,而且还能为它们造就所需的理性秩序和人文环境。经济与伦理的共荣是...
胡建华[1]2014年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文中研究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
曾立斌[1]2003年在《论程序法意识》文中指出传统理论上,程序法被视作实体法的附庸,是适用实体法的工具和手段,近些年的有关着述和论文中,可看到学术界已逐渐注意到程序本身的独立价值。司法实践中破坏程序的现象也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对立法上各种程序设计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已经和正在进行着广泛地探讨。然而,就...
李语嫣,王聪[1]2010年在《超越公力救济中心主义——读《论私力救济》》文中提出本文以徐昕教授成名作《论私力救济》为起点,对整个人类纠纷解决方式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梳理,藉此观察公力救济中心主义在国家治理中根深蒂固的多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反思公力救济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私力救济的现代回归,并揭示当...
张从容[1]2003年在《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文中提出清末十年,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之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改革以应付时局。清末新政以日本为榜样,以官制改革为切入点,按照自上而下,先中央后地方的顺序展开。晚清对西方叁权分立的政治架构进行了相应的变通,缓设议会,未设责任内阁,保留了军...
郑丁足[1]2003年在《论美国的辩诉交易》文中提出美国辩诉交易产生于十九世纪,是指被告人通过有罪答辩,换取控诉方的适当宽恕。检察宫、法官、辩护律师分别在辩诉交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目前美国国内对辩诉交易有主存论、主废论和折衷论叁种观点。辩诉交易在美国得以产生和广泛运用,既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造就的结...
赵衡[1]2003年在《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成因初析》文中指出司法审查是指美国联邦法院所拥有的,因政府行为以及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违反宪法,而宣告其无效的权力。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对司法审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讨论上,而对司法审查制度深层原因则很少论及,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将考察美国司法审查...
李军[1]2017年在《突发环境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压力和冲突的增加使得引发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破坏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这些危...
唐光怀[1]2003年在《关于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思考》文中提出制定《舆论监督法》是由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依法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之间关系的要求,更是消除其中操作障碍与思想障碍的呼唤。舆论监督立法需要法理引导,从法理角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