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强[1]2003年在《通向自由之路》文中指出自由主义者哈耶克一生追求自由,他不是将自由建立于道德权利理论上而是追寻“法治下的自由”。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哈耶克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其内在发展思路。哈耶克最原创的贡献在于他认识到人类社会中除了存在组织(国家是特殊的形式)秩序外,还有一种自生自...
许雄[1]2003年在《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法律推理理论产生和发展之源泉的探究后认为法律推理理论的产生是由两个条件促成的:一是西方逻辑、哲学的方法论思想;另一个则是西方国家法治社会提供的制度支持和现实基础。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法律推理理论都无法产生,更谈不上发展。而西方历史上关于...
郭琰[1]2003年在《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文中认为心理内容理论作为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它是在传统的意向性问题即布伦塔诺问题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凝聚着当代哲学对心的本质、结构及内在机制的最新思索与认识的问题。由于内容理论与关于民间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所引起...
李琳[1]2003年在《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文中指出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礼治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度里移植或建构起一个西方意义上的法律秩序?如何寻求现代法治建设的突破口,实现现代法治模式的转换?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历史课题。自晚清“新政”改革传统法制引...
朱中一[1]2004年在《法治视野中的中国行政指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指导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地运用,但是法律规定却仍属于空白。本文就是围绕着中国行政指导立法应包含哪些内容这个命题展开的。本文共有九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是在实然的角度厘清行政指导的概念;第五章到第九章是在应...
尹鸿翔[1]2003年在《论契约自由原则——寻找实现与限制之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契约自由原则衰落似乎不可避免,我国的统一合同法在此时诞生,契约自由原则衰落的影子能够从其反映出来,然而契约自由原则并未衰落,只不过其实现和限制的途径在理论上没有完善。本文针对契约自由原则在两个世纪的公理,...
黄赞旭[1]2003年在《刑法理论的“主义”之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抱着探讨中国刑法法治建设进途的初衷,考察刑法的主、客观主义理论的分野与融合,希冀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从而使我国刑法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第一部分考察刑法主、客观主义理论的分野。首先界定刑法主、客观主义判断的标准,指出从刑法理...
姚旭昊[1]2003年在《税收平等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各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中,纳税人相互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须公平合理,税收平等原则是近代平等性的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在税收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推至现代,建立在“契约精神和平等原则”基础上的税收平等原则和税收公平...
朱勇[1]2003年在《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和限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揭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内涵出发,概括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基本特征。文章通过对理论界各种关于法官自由裁量权价值评判的梳理,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依据。这是我们研究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和限度的前提和基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
宋美英[1]2003年在《ADR方式探析》文中研究指明ADR方式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应用而生,并在实践中日趋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因其简便、快捷、花费少、专业性及保密性强等明显优于诉讼的特点,从而显示出其非凡的活力。但作为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其实践一直走在理论的前面,ADR理论的探讨迄今为...
安奉钧[1]2003年在《外部性:概念解析及经济、政治两域的政府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行为系统分析入手,在更广阔的外延上解析了外部性的概念,概括了它的特征,继而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外部性的向度与量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经济域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探研以治污和环保为典型的政府管制的基本政策及其...
管妍[1]2003年在《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公平”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追求公平,既是人性的一般要求,更是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相一致的价值目标。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运用经济市场化提高生产力这样一个最迫切的任务,社会发展在公平机制及其...
秦雪峰[1]2003年在《论法治进程中的高校行政》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领域长期以来的“无讼”时代宣告终结,高校行政的法治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加快高校行政的法治进程,既是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施行依法治教和应对日益增多的教育行政诉讼的现实需要。高校行政纳入司...
霍淑红[1]2003年在《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转轨》文中指出俄罗斯的变革起始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但“民主”口号激发起来的政治热情并没有维持下去就很快发生了变化。伴随着政治冷漠的政治参与出现了组织化参与的无力和个体化参与的不确定等特点。一则是由于激进的私有化改革没有催生出大批的中产阶级,反而使...
张武[1]2003年在《政府经济职权研究》文中认为科学设定、规范行使政府经济职权,是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没有哪一位法学家或经济学家会否认国家或政府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不幸的是,原本为了发展经济、规范市场的政府...
李志强[1]2015年在《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加速了农村场域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处于整体流变状态。农村组织资源快速流失和社会失序为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提出了客观诉求。...
唐晓斌[1]2003年在《论代议机关对行政权的监控——加强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分为上、中、下叁篇,上篇:代议机关对行政权监控的基本原理、中篇:代议机关对行政权监控的比较研究、下篇:加强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监督之思考。每篇包括两部分,全文共六大部分...
李华耕[1]2003年在《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有了权力就有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对权力监督制约是权力本质属性的必然反映,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性质所决定,是避免人民权利受到损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消除权力腐败现象的客观需要。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求解决监督和制约权力使...
陈玲[1]2003年在《科技史教学与弘扬科学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我国应当在中学就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创造精神、伦理精神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历史课程中的科技史教学是进行科学精神培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曾科[1]2003年在《税款核定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款核定是征税机关在征收税款过程中采取的一项税款确认制度。按照现代税收债务法律关系学说,税收债务依课税要素的满足而成立,纳税义务人有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宣示其具体纳税义务量的义务。税款核定制度是因为纳税义务人不能承担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