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的追思和界限——伽达默尔对格奥尔格诗歌的诠释

    记忆的追思和界限——伽达默尔对格奥尔格诗歌的诠释

    论文摘要在对格奥尔格诗歌诠释的过程中,伽达默尔认为诗人通过他的诗学作品吸引了很多人对他的崇拜和学习,形成了格奥尔格圈。这在于格奥尔格诗歌显示出一股意志强力,即"塑造人...
  •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其体现形式:关联理论阐释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其体现形式:关联理论阐释

    侯林平[1]2004年在《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其体现形式:关联理论阐释》文中提出译者主体性在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被重新发现并确立起来,从而使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然而这些...
  • 翻译研究的哲学诠释学考察及其结论

    翻译研究的哲学诠释学考察及其结论

    孙雪瑛[1]2014年在《诠释学视阈下的《聊斋志异》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标志着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作者蒲松龄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反映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
  • 存在与理解——伽达默尔理解观研究

    存在与理解——伽达默尔理解观研究

    王时中[1]2003年在《存在与理解——伽达默尔理解观研究》文中提出为应对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对人文科学的挑战,狄尔泰试图通过解释学为人文科学确立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但这种解释学在认识“历史”时却陷入了困境。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理解观通过把现象学与解释学有机地契合在一起,使解释学从认识论层次上升到本...
  • 理解与文本——关于解释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理解与文本——关于解释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天勇[1]2003年在《理解与文本》文中认为理解和文本的关系问题,是解释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很有争议的问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一关系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指出,理解的对象与认识的对象是不同的,作为解释学理解对象的文本,是物理符号与意义的统一体,物理符号是意义的物质“载体”,意义才是...
  • 语言与性别关系阐释理论的重构及其实证研究

    语言与性别关系阐释理论的重构及其实证研究

    孙琳[1]2012年在《场域—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文中研究指明出场学是关于场域研究的学说,指涉历史出场者所处的历史语境与思想符号之间辩证关系,囊括了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哲学、行动哲学、道德哲学、竞争哲学等方面。我们须从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的叁个过程及其重新出场与循环着手,才能对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