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正球[1]2012年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价值和人们对其的评价及其态度,既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密切相关,也同其机制、路径和方法密切相关,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而且应当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质上,...
何嘉昆[1]2004年在《高校青年教师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在于人,在于培养具有合格政治素质的人。而人才的培养...
江文清[1]2004年在《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的各种形式投资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是整个社会国有资产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并由其...
刘争[1]2009年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人,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岗位缩...
徐永柱[1]2004年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创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教育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近年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我国,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论是研究生教育规模还是研究生教育层次...
周义娟[1]2004年在《岳麓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的有关理论,在借鉴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岳麓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和界定。本文提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李红革[1]2006年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德结构是德育学科和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德育实践具有基础性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品德结构的研究却十分不足,尤其是对作为德育工作主体的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的研究。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的叁大要素———政治品...
毛友林[1]2015年在《法律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法律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为题目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方面对当下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工作展开探讨,并且对其当前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简要分析,以...
周中明[1]2004年在《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异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从共性的角度揭示中美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均重视在高校中发挥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都把课程教育作为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都注重通过各种活动来提...
陈红霞[1]2004年在《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以科学技术论、管理学、经济学、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托。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注重运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阐述与经验归纳的结合,(2)系统论方法的运用,(3)比较分析法,(4)数据分析法与图形分析法的结合。本论文重点...
王光彦[1]2009年在《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现代大学教师人事制度的灵魂。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地遵循绩效评价原则、有效运用评价模式、技术、方法、手段,使教师的评价过程与结果和教师聘用聘任、薪酬分配、培养培训等人事...
曹稳[1]2003年在《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然而,我们一般关注的是他们如何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本文提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应有对于成功性这种意义的追寻及相关的职业指导的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成...
冯昊青[1]2003年在《浅析培养大学生信用素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现代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灵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作为一种以主体的信用素质为基础的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开拓利用这种资源显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英荣[1]2003年在《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冲突现象存在于任何组织中,对高等学校这样的组织也不例外。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对高等学校内部冲突中有关大学生冲突进行了研究,从不同层次揭示了高校组织冲突的性质以及影响,探讨了高校组织冲突的管理策略,但一般都没有从高校组织冲突的整体层面上做出...
闫成文[1]2008年在《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初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扩招大学生的毕业,高校毕业生超常...
高晓清,薛天祥[1]2005年在《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大学的自由理念?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为什么会被大学确定为它的中心价值?本文试图解决的实践问题是:现代大学的自由理念,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自由理念应怎样构建?本研究总的思路是:先回顾中...
金红梅[1]2003年在《论智慧陶冶与大学教育》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知识与智慧这一对概念和范畴的考察提出,大学不仅是知识传递与传播的场所,更是智慧启蒙的殿堂。大学教育的真谛在于通过知识引导学生智慧的成长。大学要培养的“知识人”决不是仅仅拥有许多书本知识的“书架子”,而是善于“转识成智(将知识转化为...
何雪莲[1]2003年在《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文中认为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传统的大学应该坚守精英教育。精英乃是人格之完善者。完善人格体现了人类处境的有限性与其理想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人的存在与本质的裂变和畸变显得尤为突出。而我国高等教育中...
王慧君[1]2003年在《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历史角度入手,研究了我国近现代师范教育模式由萌芽、雏型形成、到建立成熟的过程中,所历经的几次模式变迁。在模式变迁的过程中,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笔者把变迁历程划分为叁大模式,即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在此基...
邓洁琼[1]2003年在《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文中指出社会理想是指一个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设想和预测。社会理想在理想内容的四个方面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对其余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