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刚,陈玉琨[1]2003年在《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文中指出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和形成有利于高校学术人员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从高校学术人员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学术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新时期高校学术管理人员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认为,作为知识工...
刘宏达[1]2003年在《高校政工干部专业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工干部是高校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首先是管理干部,区别于专业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他们更多的采取渗透式的教育方式,而渗透的载体是对学生日常行为和事务的管理;其次他们是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区别于一般的...
刘波[1]2013年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评估机构的健康高效运行,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政府集"管办评"于一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发了一些教育评估领域的不良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开启民间组织参与教育...
周勤怡[1]2010年在《“去中心”网络社会中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平行联系的方式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杨雄,2007)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的升级换代。互...
李欣[1]2003年在《香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雷芸芸[1]200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抉...
谢尊贤[1]2003年在《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与高校规模适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扩招,各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教育的规模与日俱增。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产业受政治、经济、社会以及...
邹亚[1]2003年在《中国民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民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是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战略方针的选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国外私立学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尽管我国教育法律规定了学校法...
司会敏[1]2006年在《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对德育重视已经超越国界的今天,我国的高等学校作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其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德育是一种显性教育,德育目标是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
宁晓昕[1]2007年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而教师队伍又是其中的核心资源。高校教师职业与教育经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需要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然而,我国高校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师人力资源刚...
张辉[1]2003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对人才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进行评价,既是高校培养能够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德才兼备的合格...
郑铭,郑晓芳[1]2019年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工作创新中领会精神实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点明了高校专业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出要把知识...
白玫[1]2007年在《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10年间,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发展的高峰期。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被社会公认为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然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与经...
方鸿琴[1]2011年在《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不断演绎着一个规模与质量交替接力的螺旋上升轨迹。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举世瞩目的规模大发展之后,需要在大众化的平台上稳扎稳打,建设一个质量时代,这也是所有高校内外主体的共同愿望。...
王柏杨[1]2017年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使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习过程,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传承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或高校学习的同步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可以超越现有知识和物质现状的,能够实现物质和观念从无到有的产出创造能力或未来可具备创新能力的潜...
周晔[1]2006年在《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在国家...
盛玉林[1]2006年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信号传递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趋于严峻。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文凭在区分人才上的信号作用产...
白利娟[1]2007年在《陕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以及竞争能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