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静[1]2003年在《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从生态哲学视角研究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作者对垃圾的不同界说进行了考察,并提出自己的垃圾概念。文章分析了垃圾的本质特征及垃圾功能转移的瓶颈——垃圾分类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和减轻消费主义压力叁个方面分析了垃圾分类的...
王宁[1]2003年在《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布局及骨架公路网络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与湖北、湖南、贵州叁省接壤,是重庆市通往东南沿海最便捷的通道,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的重庆市,其交通最为困难的部分在东部,随着渝怀铁路、万宜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渝...
王前福[1]2003年在《中国人口小城镇化道路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认真研究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在新世纪中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芬钰[1]2003年在《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文中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根本和目的,不是手段。人的发展具有非终极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以人为本”之理念。所以,“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人自身的关怀。”人...
刘志刚[1]2012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与乡村曾经一度是相互对立、相互隔离而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乡分离、对立的关系逐步被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
郭建[1]2003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道路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道路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缘于主客观原因,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复杂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邓曲恒[1]2003年在《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88年和1995年调查数据,从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并对农村居民的教育贫困化、...
罗松华[1]2014年在《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城镇化的核心。论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分析了改革前后两个阶段中国在两个不同体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的...
崔在元[1]2003年在《天津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城市边缘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结合天津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天津市小城镇的界定、可持续发展内在机制和对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边缘小城镇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概...
王东升[1]2003年在《河西走廊绿洲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西走廊因丝绸之路而名扬古今中外,以城镇为发展极核、以城镇体系为骨架的整体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新世纪,新机遇。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象一次次浪潮滚滚而来,河西城镇何去何从倍受世人瞩目。本论文从时间和空间的耦合界面,以城...
安小风[1]2003年在《秀山乡镇企业所有制变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企业是个纯中国的非常独特的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少见到这样一种类型的企业制度。其特殊性在于,乡镇企业在诞生之初面临的是交易和私产受到严格限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得乡镇企业的萌芽和发展是乎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制度之“谜”。这个...
罗松华[1]2014年在《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城镇化的核心。论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分析了改革前后两个阶段中国在两个不同体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刘儒通[1]2017年在《太原市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的造物,也是我们现今的居所。其是人类聚落生活在现阶段的科技等级下最佳的解决方案。人类日常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城市功能也逐渐的丰富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服务越来越全面...
陶雨芳[1]2003年在《观光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资源为媒体的新兴产业,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开发了许多观光农业项目,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也有部分项目因缺乏新颖的创意、合理的规划...
吕军辉[1]2003年在《株洲县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休闲产业既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又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各国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从1991年起,株洲县开始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已有十多年了,但成效不大。面对各地,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业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