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黄山—天目山脉及仙霞岭—武夷山脉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多样性研究]()
论文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但由于全面可靠的基础本底数...
![太白山植物气孔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论文摘要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能够调节植物碳同化和水分散失的平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本研究以太白山北坡为研究区,测定21...
![高校博物馆馆藏陕西高等植物标本区系组成及海拔分布格局分析——基于西北大学植物标本收藏名录、西北大学博物馆馆藏名录]()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高校博物馆馆藏陕西省高等植物标本组成、植物区系丰富程度、海拔区间分布类型等,为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植被特点以及不同海拔植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该区域内...
![摩天岭北坡低海拔区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及其叶片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论文摘要以摩天岭北坡低海拔区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研究区内草本植物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
论文摘要杉木(Cunninghamial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速生针叶树种,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伴随着杉木人工林的迅速发展,人工林立地质量下降...
![青藏高原草甸土壤中固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草甸草地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类型最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是该地区重要的碳库,对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产生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土壤碳的生物地...
![中亚热带戴云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特性的变化]()
论文摘要土壤是地球系统中活跃的最大碳库,森林碳库作为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将对气候变暖产生强烈的反馈效应。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SOC)已展开较多研究,其中微生物是影...
![西藏高原硬叶柳叶片结构对寒旱环境的适应机制]()
论文摘要为探究硬叶柳叶片结构对高寒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机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硬叶柳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植物显微技术,分析硬叶柳叶片结构对寒旱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显示:...
![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毛竹林土壤(海拔范围为250~1500m)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海拔梯度的15块样地,分析了毛竹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含量...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上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论文摘要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两个海拔梯度(3200m和4000m)上开展实验,研究增温和优势植物物种去除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初级...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不同林型土壤CO2、CH4、N2O通量研究]()
论文摘要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3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温带森林土壤是CO2、N2O重要的源,是CH4重要的汇,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都关注这3种温室气体...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海拔分布特征]()
论文摘要选取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2900~3300m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
![青海省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论文摘要森林土壤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林型、林龄以及环境因子(海拔)的差异,至今对于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估算依然存在极大的不...
![西藏冻融侵蚀区下界海拔梯度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为系统分析西藏冻融侵蚀区下界海拔的分布规律,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藏自治区的冻融侵蚀区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①西藏冻融侵蚀区分布广,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集中分布在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