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1]2004年在《电子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我们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是在既定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的安排下,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电子政府也不例外。为此,我们要抓住信息化时代的机遇,电子政务必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紧密地结合,以电子政府为载体来实现政治文明,以政治...
董晓玲[1]2008年在《当前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责任政治。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是一项实践民主政治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作为责任政府主要实现形式的行政问责制度,它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重要表现,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它启动以来,在学界一...
李斌[1]2004年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在呈现生机勃勃的成长性的同时,也蕴涵着新的不稳定性。有效调节经济的不稳定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然选择。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在现有生产关系框架内提...
文国强[1]2004年在《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行政领导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价值观是人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它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我们在管理一个组织的时候,首先要依靠组织制度,但是当组织制度失效的时候,靠什么来约束?靠价值观念。价值观作为思想范畴的产物,规范和约束着人们...
顾易[1]2009年在《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结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行政、高效行政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
金钰翔[1]2017年在《连云港市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政府管理的逐步发展以及进步,政府绩效已成为当前政府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将绩效管理引入到政府管理的实践中。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西方国家政府的绩效管...
沈英[1]2004年在《江泽民民族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共同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江泽民民族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
韩卫[1]2004年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是关系到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核心制度安排。世界各国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改进政府绩效的实用管理工具,逐渐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我国的理论界和各级...
李云[1]2004年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救助体系的分析与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社会救助包含叁层含义:一是居民生存权...
王孜[1]2016年在《审计治理、高管腐败与资本配置效率》文中指出审计治理、高管腐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腐败排行中高居80位左右,清廉指数较低,当行政腐...
龙向阳[1]2003年在《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一文的目标是,以世界体系的变动为分析背景,以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和关联为主线,揭示国际关系视野中华侨华人历史发展的实质,同时运用世界体系理论和国际...
代帆[1]2003年在《华侨华人认同与中国——一种建构主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侨华人介入国际关系始于19世纪末期,从此在国际体系、中国与华侨华人居住国、华侨华人叁个层次上发生一系列互动和建构。一方面,国际体系的变迁、中国和华侨华人居住国政治的发展,作为外部性因素建构华侨华人认同;另一方面,华...
石沧金[1]2003年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博士论文把从1673年青云亭的创建开始至21世纪初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划分为雏型时期(1673—1799年)、内向发展时期(1800—1889年)、外向发展时期(1890年至二战结束前)、全面发展时期(二战后至今),按每个时期...
乔兰[1]2004年在《WTO背景下的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探讨》文中提出中国已经加入WTO后,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日俱增。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其背后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与效率的竞争。作为WTO的成员国,中国在使用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
洪源善[1]2003年在《当代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民族学的角度探讨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的发展及其异同。全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提出本文的问题、研究范围、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说明泰、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第叁章分析鸦片战争以前泰、印华人社会的形成;第四章阐释鸦片战争至二...
宋煜萍[1]2003年在《论中国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文中认为本文以市民社会—政府国家理论为基本研究视界展开对中国公共行政范式转变的探讨。通过简要梳理治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认为,西方政府治理运动的实质在于对政府与市民社会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性、全方位的调整,而变革的目的是追求政府的善治。其后,扼...
韦琳[1]2003年在《公共管理多元主体间合作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提出以下观点: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其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满足了社会...
张克兢[1]2003年在《我国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对于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学科对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及其有效性有着不同的衡量角度。本文认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属于城市公共问题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应该从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本身属性加以衡量:即按照城市公共物...
周金华[1]2003年在《政府人本管理论》文中提出随着亚洲“四小龙”特别是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使深受儒家爱人贵民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管理世人瞩目,人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成为一种潮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人本管理在我国已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但大多停留在企业管理领域,关于政府人本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非常零散,二者虽...
陈南雁[1]2003年在《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问题本身也受国际国内其它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都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