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1]2004年在《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取大学二年级学生450人为被试,运用镶嵌图形测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考察了大学生认知方式及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及职业对父母教养方式都有重要影...
程茹[1]2016年在《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师教育伙伴合作与新世纪以来的教师教育改革相伴相生,已经进行了十五年的改革探索,对师范大学、中小幼学校及区域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我国教师教育伙伴合作的改革实践,聚焦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采取归纳路线和...
陈奇秀[1]2004年在《从日本历年学习指导要领看其战后国语教育课程的流变》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形态不断求变的新形势,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构筑新型社会、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其中一贯以教育优先发展的日本进行了新一轮教育课程基准的改订,颁布了新学习指导要领。新世纪的课程标...
陈静[1]2004年在《湖北高校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各种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的因素大量增加,高校心理咨询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到高校心理咨询的开展状况,但是从现存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足。本研究正是在...
李秉中[1]2004年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阐明了我国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态,在深入分析当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西部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然出现的严重危机,并基于古今中外比较典型的教育均等思想和做法,着力构建一种消解...
唐琳[1]2007年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学习创新》文中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的教育模式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对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学习方式表现出多...
谷峪[1]2006年在《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跨越式发展意味着我们要同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的目标。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
刘金凤[1]2012年在《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1]2007年在《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一批学者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发展状况、教育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
宋俭[1]2003年在《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文中认为不同时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如何使学校管理由重视学校的功能管理转向重视学校的效能管理,即从“应该做什么”转向“怎样做最有效”,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的总体思路是:运用学校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并整合企业管理理论,在综合文...
柴进[1]2003年在《动态分布式远程教育题库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分析现有的分布式系统的体系结构的现状,并总结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系统建立跨平台的、可复用的和健壮的动态分布式体系结构,其重要性及意义在于可以使今后的系统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本论文采用逐步...
明晶[1]2008年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占很大比例的群体,也是需要人们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确定贫困大学生概念和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地心理干预,最...
孙珺[1]2006年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
吴瑞祥[1]2003年在《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本文写作框架如下图所示:支架之一是关于教科书的本体研究,这部分论述结合了教科书的发展历史,综合了相关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得出教科书其实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文本的论点,同时在这部分还分析了教科书的属性,辩证地考查了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
袁先潋[1]2016年在《论普通高中办学特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是我国高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特别是在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后,全国各地都在为加快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也取得了令人瞩...
颜卫东[1]2014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互联网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也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高等教育学校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网络化社会建设与...
王平[1]2003年在《论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建构》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向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迈进,学习对于社会、个人的健康持续发展的价值愈加凸显。而人的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是决定学习能否实现其对社会、个人发展价值的关键所在。然而,现实中单一、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这一生命个体的主体能动性,...
王海燕[1]2003年在《地域文化与课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课程结构的改革作为突破口,要求课程结构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以使课程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从而使得地域文化在课程实践领域的地位进一步合法化,并对地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课程实践领域看,20世纪80...
孟凡丽[1]2003年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开发作为现实课程问题,将逐渐被认识、设计与实施。重新诠释“新课程”赋予地方课程的价值,摆脱对地方课程固有的、狭隘的、缺乏多维视野与现代课程理论透视的理解与定位,回应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困惑与问...
吴德芳[1]2003年在《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文中提出当前,以“独白”为特征的现代教学的弊端日渐突出,具体表现为过分追求知识传授,教师的主体精神过于彰显,教学内容过度确定,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程序性,等等。这些弊端的出现与自牛顿、笛卡尔以来的线性的、封闭的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为缓此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