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
胡文菊[1]2014年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面推进河北盐业新发展》文中提出近期,河北省供销社组织开展“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题学习活动”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风气清新,影响深远。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到弘扬焦裕禄精神;从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到研读河北日报文章,从省委、省政府和...
程长羽,常延岭[1]2004年在《对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也做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就我国现行的国有...
郝莹莹[1]2004年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成本研究——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类型,一直受到地理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她不仅面临着经济危机,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与社会危机。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随着资源的枯竭将产生大量的资源枯竭型...
胡炘[1]2004年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战略举措,特区和开发区理论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十八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特殊试验区”和“排头兵”,...
周跃志[1]2004年在《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文中提出绿洲是一个历史范畴,绿洲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新疆绿洲开发建设有着漫长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新中国成立以后,绿洲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人类对绿洲作用、影响呈现...
李明[1]2004年在《中德两国区域经济融合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柏林墙的打开和东西德的合并,德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重新的统一,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政治上的迅速统一并不意味着在经济上也能在短期内实现区域融合。由于在统一前东西德无论是在经济体制上还是在经济运行状...
李丽[1]2004年在《宁夏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在于“开发”,必然涉及到人类的大规模活动,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能源与资源大量的开发利用。能源是宁夏的一大优势,能源工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因此,在探索如何在宁夏发展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与环境保护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以往因能源利...
梅胜[1]2004年在《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历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同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迁,总的来说,从饥寒型到温饱型再到小康型消费结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而消费总量和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
袁春红[1]2008年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危机以后是什么?答案是:水危机。这已是人们的共识。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的供求矛盾将在新的世纪里变得更为突出。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危机给世界政治与经济带来了动荡,水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
张雪刚[1]2004年在《乡镇政府的职能与经济转型》文中指出经济转型中政府职能正确、有效的行使,既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职能的研究,理论界很少关注乡镇政府的职能,加之乡镇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此,...
陈乐[1]2004年在《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鉴于县域单元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本文研究贵州县域经济增长差异,并将区域经济差异界定为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指标反映的期间内经济增长异质化(非均等化)现象。本研究将贵州划分为82...
赫荣祥[1]2004年在《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吉林省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建立了C-D函数和AK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吉林省资本市场各组成部分对经济...
吴满[1]2016年在《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开发区的相关概念现状等,着力研究了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瞿玉萍[2]2004年在《试论经济开...
席文波[1]2004年在《经济增长与出口变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研究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两部分,分别研究了要素投入增加、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变动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平行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强调了提高...
赵云[1]2017年在《高速铁路对区域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估计》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铁路发展正在进入成熟阶段,其带来的区域空间高可达性效应越来越显着地影响了区域的知识创新结构与区域间的知识溢出。研究高速铁路与知识溢出效应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基于分析知识的外部性解释高速铁路外部性产生的动力机制,利用知识...
许广义[1]2006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着眼,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这使得东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巨大而系统的社会工程...
党朝胜[1]2003年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演变初探》文中提出1979年,冻结了30年之久的两岸经贸关系开始恢复。1979-1987年是两岸经贸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双边经贸交往以贸易关系为主导,其中又以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为主,并且商品种类比较单一,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则处于试探性阶段。1988-1...
冯海蓉[1]2003年在《高新技术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已进入21世纪的世界正经历着经济时代的转变,随着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面对新的世界形式和国际竞争环境,研究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提升问题,显得...
马强[1]2003年在《北京市外商投资软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入世以后,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其焦点已经从改善投资硬环境转移到投资软环境上来,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以增强本地区的吸引力,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处于中国对外开放前沿、经济势头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城市,在此番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