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常[1]2004年在《欧盟一体化视域中的文化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问题在当前欧盟一体化研究中正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围绕欧盟一体化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在考察欧洲文化多样性政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缘由分析,并对文化多样性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作出初步探讨。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是把文化研究放...
孔凡河[1]2004年在《冷战后中国新安全观论析》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谐并存的局面不断扩大,大国关系越发呈现出彼此借重,竞争共处的态势。各国均把发展经济、提...
彭波[1]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6年的历史,我们大致能够以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为中间点,将新中国迄今为止66年的历史划分为前后两个叁十年加以研究。如何对待这两个叁十年之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对新中国66年的整体评价,而且还影响着我们对...
陈照东[1]2004年在《论行政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行政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结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化,政府的行政理念必须随之转换,对行政模式、行政体制进行整体重新建构,政府行政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能...
郑芸[1]2004年在《当代中国社团监督及其发展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从权力监督思想的提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学者和政治家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使得现有的权力监督类型和手段已经多样化。透过这些表象性的内容,权力监督在实质上体现了叁种机制,即分别以权力、道德和权利来制约权力。通过对叁大机制的分析和比较...
孙发锋[1]2004年在《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政治参与是“叁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制约着“叁农”问题能否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要关注“叁农”问题,不能不关注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本文就是为中国“叁农”问题建言献策的一个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为指导,...
宋洋[1]2011年在《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有组织犯罪是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犯罪形态,与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叁大灾难性犯罪。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性较普通的刑事犯罪要严重得多,其行为特征的暴力性、残忍性,对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渗透性和侵蚀性,威胁着整个国...
郑冰梅[1]2004年在《法律效益研究初探》文中提出目前,从法律的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一个法律大国。但是,在法律急速扩张的同时,法律调整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大量的社会纠纷缺乏解决的明确依据,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法律被虚置。这种没有效益的法律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很不相称。本文对法律的效...
王牧[1]2010年在《犯罪研究: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文中研究表明犯罪有刑法之内的研究,也有刑法之外的研究;刑法学属于前者,犯罪学属于后者。刑法学研究犯罪规范,犯罪学研究犯罪事实。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不能混淆。古典刑法学以刑事法治为目的,实证刑法学以犯罪减少为目的。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各有所长,各有...
熊振华[1]2012年在《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类似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叁鹿毒奶粉事件和银广夏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等企业商事信用缺失事件在新世纪以来频频见诸报端,来自各级法院的审判实践亦表明,此类案件数量还在持续上升,企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企业商事信用源自于信用...
胡良才[1]2015年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党”)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按照《公司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国有资产向企业出资...
李晓林[1]2004年在《诉讼权的经济分析》文中提出作为人,都应享有安全和其他权利。当权利被侵犯的时候,人们便需要诉诸法律救济,因此救济对于权利的确证和维护极度重要。“无救济即无权利”这一古老法谚表明了公民诉讼权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如果公民“无法走向和接近救济”,亦无实际权利。本文研究的一方...
刘雪红[1]2015年在《“超WTO义务”问题的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其他国际组织相比,WTO具有明显的“规则导向”特性,但WTO加入议定书及“超WTO义务”问题却暴露出WTO加入制度中的规则空白。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探讨“超WTO义务”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导论部分简要介绍研...
丁晓阳[1]2004年在《论跨国公司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与追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得许多环境高风险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某些领域带来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溢出效应,也有利用东道国监管能力薄弱逃避母国严格监管的一面,带来了环境污染甚至...
卢成会[1]2017年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器官”的重要延伸和人类自我完善的工具,它既具有明确的价值理念体系,也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那种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仅仅是单纯的社会制度安排,只要找到合理的实务性技术方案而不涉及价值理念,就能够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
郭剑锋[1]2004年在《探索与反思——浅析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之路》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到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迁,传统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基层管理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与此相应,社区取代了单位,成为了新时期社会重新建构的新窗口,同...
刘锴[1]2004年在《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规模。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多种方法对人口合理规模进行测定,同时对各种测定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出各种方...
张彭[1]2016年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思考》文中提出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急剧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同时,医疗水平的发展使人口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均寿命不...
王丹中[1]2004年在《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在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中,发现了教育的重大经济价值,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投资理论和实践成果。随着人类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和重要组成部分,...
廖彩云[1]2004年在《论西部地区的赶超战略与教育公平问题的内在关联》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中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长远目标,是逐步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最终赶上中、东部地区,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必须以比中部、东部地区更快的速度发展,实行赶超发展战略。而西部的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