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定价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定价

    周正清[1]2017年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有了显着变化,金融业竞争加剧、金融需求多元化、综合经营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利润持续增长提出挑战。商业银行在深切感受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开始不断调整自身盈利结构,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非利息业务规模和收...
  •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

    周岩[1]2008年在《货币政策视野中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是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城市住宅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以及房地产业的复苏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金融通与投资效益,将成为房地产经营与决策的核心问题。...
  • 对外贸易方式与贸易融资的比较研究

    对外贸易方式与贸易融资的比较研究

    赵静敏[1]2010年在《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因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被视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金融与贸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
  •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问题研究

    杨赫[1]2004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历了多年的商业化和改革进程,国有商业银行仍陷于多重困境:不良资产始终是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基于历史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安排所形成的垄断、行政化管理方式、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
  • 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实施与风险管理

    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实施与风险管理

    刘宁[1]2004年在《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实施与风险管理》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FinancialDerivatives)的产生与发展。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2003年年末,场内交易达到207万亿美元交易量。根据巴塞...
  •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研究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研究

    许建挺[1]2004年在《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国经济的“外部平衡”被重新定义,即又回到了强调经常账户平衡的目标上来。外部平衡可以简单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不平衡是全球经济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球经济不稳...
  • 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和实证研究

    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和实证研究

    赫荣祥[1]2004年在《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吉林省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建立了C-D函数和AK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吉林省资本市场各组成部分对经济...
  •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蒋志平[1]2015年在《基金经理投资冒险行为的驱动与约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一直被政府的证券监管机构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发展以达到降低证券市场波动、稳定市场的目的。然而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实践来看,我国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自身却...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研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研究

    周治[1]2004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证券投资基金评估是现代组合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大多数研究运用基于简森(Jensen)理论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选定样本基金收益率,对比等风险基准组合进行实证分析。在这篇论文中,我首先将运用无条件模型考察中国2000-2002年的...
  • 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监管问题研究

    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监管问题研究

    张小军[1]2007年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为农村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组成的体系,事实上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刘琳琳[1]2015年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国内的金融市场将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国内的商业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在继续巩固和发挥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优势的同时,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必须...
  • 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

    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

    房振明[1]2004年在《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对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具有直接影响和决定性意义,但是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很难达到完美和完全的状态,因此,对非对称信息的研究又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在非对称信息的前提下,从高频的角度考察...
  • 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黄传照[1]2004年在《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特别是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出现,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多变。金融风险问题一直困扰着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乃至政府。对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国际金融组织、金...
  • 融资工具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

    融资工具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

    王晓义[1]2004年在《融资工具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事业。融资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契约,是沟通创业企业同资本市场的纽带。筹资者选择的融资手段不同,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率,导致不同的财务结构,而且会通过利益分配、激励-约束、控制权转移机...
  •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梁志峰[1]2004年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但安然事件表明资产证券化潜在的风险是巨大的。安然事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和之后,许多资产证券化项目都失败了。分析表明,它们的失败归结于某些人乖巧地利用了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