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根涛[1]2004年在《人类基因CREB4和4.10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从我们的大规模cDNA克隆和测序计划中,利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的结果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选取了2条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外界刺激通过细胞内的蛋白激酶反应链,将信号从细胞膜传导到核,导致相关转录...
王磊[1]2004年在《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的培养及促成熟作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以胰岛移植为代表的细胞替代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糖尿病中治疗中的应用。胰腺干细胞由于具备一定的增殖能力而备受瞩目。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得到具有向内分...
谢谆怡[1]2004年在《核受体PPARγ结合小肽的筛选及初步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PPARs存在叁种亚型:PPARα、PP...
李阳[1]2004年在《RNAi抑制SARS病毒复制与感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WHO已将该病原体命名为SAR...
朱子龙[1]2004年在《大鼠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脑干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和脑干血流变化》文中提出目的:脑干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对于脑干缺血损伤及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病生理及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模型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往对于脑干缺血的研究只停留在脑干持续缺血后一系列病生理,电生理...
冯春芝[1]2004年在《乙肝缺陷病毒基因组对HBV复制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以基因治疗为主要手段的抗HBV感染治疗的研究是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应用于HBV感染基因治疗方案主要有DNA疫苗、核酶、反义核酸、干扰肽及干扰蛋白、Dominantnegative突变体(DN突变体)、RNAi等,体...
刘继洪[1]2004年在《人甲胎蛋白基因原核克隆和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个70kDa的糖蛋白,在胎儿期由胎肝大量合成,在出生后则表达急剧下降。由于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也有高表达,既往多将甲胎蛋白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最近研究表明,甲胎蛋白...
曹晓鹏[1]2007年在《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用AdEasy方法构建了BMP-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的进行了人退变髓核细胞的原代培养;在人退变椎间盘细胞离体实验中证实了BMP-4基因可以在退变髓核细胞或组织中持续大量表达,并刺激椎间盘基质蛋白多糖和Ⅱ...
梁蔚芳,何海棠,刘志华,骆抗先[1]2005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HBVpreC/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变异和特点。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扩增的HBVDNA各3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2例病人,HBVC基因调控序列发生T1762...
武晓静[1]2004年在《MSCs修复血管内膜及对平滑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是血管损伤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增殖性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关于增殖性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也主要集中于平滑肌增生机制的探讨及如何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虽然医学...
李雅慧[1]2004年在《Resistin蛋白在胰岛素抗性形成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重组DNA技术将小鼠Retn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到质粒pcDNA3上而获得一个表达小鼠Resistin蛋白的表达载体,用电穿孔转染和G418筛选等方法建立能稳定表达小鼠Resistin蛋白的3...
崔士华[1]2007年在《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化学法建立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给药后2~6天剪尾采血法测定非空腹血糖并测量体重。血糖大于20mmol/L作...
于兵[1]2009年在《肝脏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分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据胰岛素分泌的绝对和相对不足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其中I型糖尿病的发病本质是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致。虽然临床上通过给患者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可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胡华[1]2004年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雌性大鼠压力性尿失禁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指患者腹压突然增加(咳嗽、大哭、喷嚏、体举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的现象。目前女性发病率约为15%-60%,是影响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
贾彦彬[1]2004年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和5-羟色胺代谢通路的基因组合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迄今为止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常见和最为严重的精神疾患之一,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家系、双生子和寄养研究都显示遗传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主要作用。它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许...
李经忠[1]2004年在《新型靶向性聚乙烯亚胺转基因载体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基因治疗有叁个重要环节,即目的基因、转基因载体和靶细胞。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是体内基因治疗的主要工具,但安全性存在隐患及有免疫原...
张琪[1]2004年在《双调控减毒增殖腺病毒CNHK500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乏肿瘤特异性是现今许多肿瘤治疗方案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研发出新的肿瘤靶向机制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肿瘤细胞特异性增殖病毒,又称溶瘤病毒,在肿瘤治疗中极具前景,它具有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在肿瘤...
孙建国[1]2004年在《Livin异构体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不佳,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肿瘤组织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癌细胞凋亡减少,癌细胞整体耐药增加。通过反义核酸技术抑制肿瘤抗凋亡基因表达,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对...
崔卫国[1]2004年在《CD44在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增殖中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前列腺癌的发病是与种族、环境因素相关的多基因异常和动态演进的结果。前列腺癌骨转...
袁万哲,何孔旺,陆承平[1]2005年在《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评价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四价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利用纯化粘附素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的间接ELISA。初步确定了各种反应条件:K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