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其课时少、知识点多、内容复杂,从而存在教师讲课不畅、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教学效果差等现状。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q...
  • Captek修复体的应用基础研究

    Captek修复体的应用基础研究

    刘玉红[1]2004年在《Captek修复体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自从1956年Brecker将金-瓷修复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其理论体系已渐趋成熟,临床应用亦日趋广泛。然而,该技术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也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美国Capte...
  • 翻转静脉桥接加bFGF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翻转静脉桥接加bFGF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张立亚[1]2004年在《翻转静脉桥接加bFGF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利用翻转静脉桥接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的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寻找一种方法简单、富有成效的修复神经缺损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制作兔左侧面神经下颊支15mm缺损模型,分四组不同方...
  • 颅神经嵴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成牙分化诱导研究

    颅神经嵴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成牙分化诱导研究

    江宏兵[1]2004年在《颅神经嵴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成牙分化诱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结合牙胚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及组织工程技术的有关研究成果和方法,探索性地分离培养牙胚发生的上游干细胞—颅神经嵴干细胞(cranialneuralcreststemcell,CNCSC),并以其为...
  • 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李志辉[1]2004年在《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龋活性试验(cariesactivitytest)之一的刃天青纸片法(resazurindisctest,RDTEST)变色程度与牙菌斑中致龋细菌的相关性,为应用刃天青纸片法进行龋活性预测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方法:给56名受测...
  • 齿槽外科手术辅助正畸快速牙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

    齿槽外科手术辅助正畸快速牙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

    赵波[1]2004年在《齿槽外科手术辅助正畸快速牙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保证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基础上,正畸牙齿移动速度只能维持在较慢的水平上,使得正畸临床治疗疗程过长。由于美观和社会活动的需要,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迫切要求缩短疗程。多年来,如何在对牙周膜、牙槽骨、牙根以及牙髓无不可逆性损伤的...
  • 基于网络的口腔正畸模型测量和诊断分类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网络的口腔正畸模型测量和诊断分类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全智[1]2004年在《基于网络的口腔正畸模型测量和诊断分类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应用在口腔正畸领域的计算机软件不但数量较少、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运行于单机下,特别不便于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针对现有正畸工作中大量病历管理、模型测量、诊断分析等均由医师手工操作或在单机下完成,...
  •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

    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

    杨茜[1]2004年在《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成人正常(牙合)者,及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者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测定。观察、比较错(牙合)及矫治对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 唾液富组蛋白5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唾液富组蛋白5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高琪[1]2003年在《唾液富组蛋白5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实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富组蛋白(HRPs)是一族存在于灵长类动物腮腺和颌下腺分泌物中富含组氨酸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肽。在宿主非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1984年Pollock等首次报道了HRPs混合物抗口腔白念珠菌的作用,其对念珠菌病的...
  • 两种不同的粘接剂重复粘接的体外研究

    两种不同的粘接剂重复粘接的体外研究

    马丽[1]2003年在《两种不同的粘接剂重复粘接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自从Buonocore在1955年提出酸蚀技术以来,多种树脂可以直接粘接在牙面上的概念促进了口腔领域的发展,包括正畸托槽的直接粘接。但是临床上经常遇到托槽脱落的问题,常常是由于托槽受到不合适的力量或粘接技术的失败而造成的。其...
  • 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李明勇[1]2003年在《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牙和修复体在实际行使功能时的受力状况是动态的,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但涉及该领域的研究较少。因而非常有必要将动力学应用于口腔医学生物力学研究中。本研究试图从牙的振动现象的分析和冠、桥的疲劳寿命的测试入手,将动...
  • 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与亲代菌株基因组、蛋白质组的比较

    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与亲代菌株基因组、蛋白质组的比较

    朱怡玲[1]2003年在《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与亲代菌株基因组、蛋白质组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化物防龋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含氟牙膏的推广以及广泛而正确的使用,在近20年中,龋病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各个年龄组龋病率下降,并在全球范围内同一时期发生,这一现象被认为主要是氟化物作...
  • 正畸活动和固定保持器的临床研究与个性化设计

    正畸活动和固定保持器的临床研究与个性化设计

    杨振华[1]2003年在《正畸活动和固定保持器的临床研究与个性化设计》文中指出保持是指正畸治疗后,将牙齿稳固于理想的功能和美观的位置。正畸治疗后如何维持牙列的稳定一直是一个困扰正畸学家多年的难题。错(牙合)畸形经过主动治疗与保持阶段后,医患双方均希望矫治结果能够尽可能的保持稳定,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大...
  • 牙本质涎磷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和相关研究

    牙本质涎磷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和相关研究

    孙汉堂[1]2003年在《牙本质涎磷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和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sialophosphoprotein,DSPP)包括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和牙本质磷蛋白(dentinphosphoprotein,DPP),属于非...
  • 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宏林[1]2003年在《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用裸鼠尾静脉注射法、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粘液表皮样癌裸鼠脊髓转移细胞系,应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人工肺转移模型等方法,探讨...
  • 雅皓乳膏对菌斑相关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雅皓乳膏对菌斑相关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丁一,姜祚来,徐屹,夏芳,刘娟[1]2004年在《雅皓乳膏对菌斑相关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雅皓乳膏对菌斑相关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菌斑相关性牙龈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全效高露洁)和阴性对照组(爽箭牙膏)3组,每组30例。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机械性能测试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机械性能测试

    王志刚[1]2003年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机械性能测试》文中提出目前,在口腔修复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材料有金属、树脂和陶瓷,但这叁种材料都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金属不美观,有腐蚀性;陶瓷抗张强度低、质脆易裂;树脂抗磨损性差、强度低。纤维加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全新形式的...
  • 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部位IL-8转录与表达的初步研究

    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部位IL-8转录与表达的初步研究

    孙江[1]2003年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部位IL-8转录与表达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周炎是波及牙周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部位的主要特征是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聚集。IL-8是一种重要的炎症趋化因子,在牙周炎中能够趋化并活化PMN,本文旨在探讨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
  • 钛瓷结合界面研究及Ti-Bond钛烤瓷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钛瓷结合界面研究及Ti-Bond钛烤瓷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茜[1]2012年在《GG纯钛粘结瓷的改良及GG瓷粉相关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钛瓷结合力低的主要原因是在钛表面极易生成氧化膜。许多研究通过钛表面改性减少TiO2的生成以提高化学结合力,提升钛瓷结合强度。表面改性的方法很多,包括酸蚀、微弧氧化、磁控溅射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操作复杂、制作时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异常(牙合)接触病因研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异常(牙合)接触病因研究

    李园林[1]2016年在《T-ScanⅢ和JVA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应用T-ScanIII测量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咬合接触情况,探讨T-ScanIII在临床牙合生理的应用途径,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调(?)供客观的参考和依据。2.通过颞下颌关节振动仪(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