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中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与hMsh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乳腺癌中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与hMsh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陈凌[1]2004年在《乳腺癌中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与hMsh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FHIT基因(fragilehistidinetriadgene)是定位于3p14.2的一个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由于该基因跨越一个染色体上常见的脆性位点—FRA3B,且其外显子8包含编码组氨酸叁...
  • 胃癌p16基因启动子5’CpG岛甲基化状态

    胃癌p16基因启动子5’CpG岛甲基化状态

    王萍[1]2004年在《胃癌p16基因启动子5’CpG岛甲基化状态》文中认为许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进了肿瘤的形成,DNA甲基化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纽带。众所周知,正是机体固定的DNA甲基化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和正常基因的表达。然而,在肿瘤中这种理想的平衡状态被许多肿瘤抑...
  • 消化系统结核的CT研究

    消化系统结核的CT研究

    余日胜[1]2004年在《消化系统结核的CT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近年来结核病因AIDS的流行、免疫抑制药物的滥用和免疫缺陷病人的增加而增加。消化系统结核(广义)包括胃肠道、腹内淋巴结、腹膜、实质性脏器(肝、脾、胰)和胆道结核,其发病率也正逐步增加。但这类疾病多由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而诊...
  •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意义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意义

    王赞宏[1]2004年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显影和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评价前哨淋巴结对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03年7月~2003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 p16、cyclinD1在原发性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16、cyclinD1在原发性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吕晓君,辛彦,吴东瑛,张淑敏[1]2005年在《p16、cyclinD1在原发性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并探讨p16、cyclinD1基因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等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原发性肺癌标本中p16、cyclinD1蛋白...
  • E-cadherin、PCNA、p53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E-cadherin、PCNA、p53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梁月香,赵婷玲,黄贤风,严凌华[1]2009年在《家庭支持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家庭支持与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支持得分高低...
  • 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

    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

    陈平健,邱芳,刘金钢[1]2005年在《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及其与E钙粘附素(E-cad)的复合体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超敏感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3例乳腺肿瘤中β-cat、E-cad的表达。结果同正常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80...
  •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4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4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许春进[1]2003年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_4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中国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胃癌的发生机制不明。最近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
  • 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郑宏伟[1]2003年在《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COX-2及相关指标在人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探讨COX-2在影响肺癌组织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形成、侵袭及转移性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拟为临床病理诊断和...
  • 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的研究

    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的研究

    张英男[1]2003年在《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在临床上大肠癌根治性切除后出现肝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预测和诊断肝转移是提高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 p27基因及其蛋白、cyclinD1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27基因及其蛋白、cyclinD1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昊[1]2003年在《p27基因及其蛋白、cyclinD1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p27基因及其蛋白、cyclinD1蛋白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同时取距肿瘤边缘5cm以上切缘的正常黏膜组织。运用原...
  • 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研究

    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研究

    王连花[1]2012年在《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和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及手术病理分期I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第一部分:收集131例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采用FIGO1971年临床分期标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I期子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