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培[1]2004年在《壬辰倭乱与朝鲜文化对日本的传播》文中指出16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这是以日本为一方,朝鲜、中国为另一方的长达7年之久的战争,终以朝明的胜利结束。这场战争殃及朝、中、日叁国,给叁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中、朝两国虽是战胜国,但不具战胜国形象;日本虽战...
罗自强[1]2004年在《西晋内乱和宗室关系分析》文中认为西晋“八王之乱”是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历来关注和研究的人都比较多。这个事件关乎西晋时期两个层面的重要问题:西晋分封制和西晋的衰亡。前者在早期的研究中经常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虽然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也不否认其相关性;...
陆智华[1]2017年在《毛泽东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毛泽东实践观是毛泽东对实践问题的哲学理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
吕建文[1]2008年在《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主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然而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成为国际社会的新特点,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冷战后的世界民族主义问题,有助...
龙立[1]2013年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经济现代化。但是,政治与经济是天生的孪生姐妹,经济问题不可能通过经济手段就可能解决,所有的民族社会问题最终都需要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在世界上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政治在现代...
程长羽,常延岭[1]2004年在《对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也做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就我国现行的国有...
潘俊[1]2004年在《“出”、“处”之间》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以孟子为切入点,明确先秦儒家对于“出”与“处”的主要态度和立场,确立其“内圣外王”的立足点。第二部分以庄子为切入点,论述了道家之“隐”不同于儒家之“处”的人生态度。主要通过儒家与道家的比较,来凸显儒家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
张丽[1]2016年在《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秉持着为中国文化寻求出路的初衷,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思考并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籍中国共产党早期一段时期内领导核心的特殊身份,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殚精竭虑。他克服长期严重病...
黄玉萍[1]2004年在《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国家,经济和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引进近代学制之前,两国的教育制度是相似的。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引进的新教育及近代学制,由于当时两国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的不同,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必...
刘文波[1]2004年在《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理论家。是他通过自己的着作引发了当时人们“始原道德之理,窥性命之端”的学术风气。而这种学术风气的发展,终于引起学术上的革命一一宋学的产生。王安石的伦理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生...
王成娟[1]2003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丰富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内容的一次尝试性研究,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于:论文首次专门系统地研究了马恩的国家利益思想,既是开创性的,又可以满足理论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研究马恩的国家利益思想,可以丰富马恩的国际关系理论内涵,为...
黄娟[1]2014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解析》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一场大规模的、整体性的、复杂的社会变迁,原有的平衡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种种利益矛盾日益突显,多元化、复杂化的利益诉求主体不断显现。在利益重新调整、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诸多不公正现象暴露出来,引发大量的社会...
林晓云[1]2003年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态特征论》文中认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推动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已然形成。其形成过程以“性别意识”的逐渐崛起为主要线索,体现为五种状态:无性别意识的女作家写作;群体性别意识的妇女写作;群体性别意识的准女性写作;个体性别...
傅敏[1]2003年在《在西方强势文化进攻下如何构建先进文化》文中指出中华文化曾经一度站在世界文化的屋脊上,创造了令世人称羡的辉煌,公元前叁千年的甲骨文、青铜器就已经显现出一个伟大民族在独立创造文明方面的惊人智慧,及至四大发明与“中华文化圈”的完成更是使这种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近代以来,这种...
周嘉滢[1]2014年在《美国学者对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阐释》文中提出1861年2月19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改革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法令共包括17个文件,涉及地主农民的土地、权利与义务、赎金、农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在1861年农民改革后不久,有关俄国地方自治、军事、司法、教育、报...
瞿大风[1]2003年在《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文中提出山西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之东,中原大地以北之区,古称河东,又曰山右。它东以太行山作为屏障与河北相隔;西凭黄河作为襟带与陕西为堑;南依黄河与王屋、太行等诸山之险作为河南门户;北有勾注雁门和阴山山脉作为外蔽与内蒙古临界。前人历来将其称为进可以攻,退可以...
付长睿[1]2017年在《清末民初知识界对“少年中国”理想追求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近代中国面对自身衰弱与列强侵压的双重困境。自“康乾盛世”之后,封建社会的各种痼疾开始发作,中国走向衰弱的阶段。随着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势力的入侵更使中国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使得近代中国的困境更加复杂。随之...
肖剑平[1]2003年在《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文中指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学术界一般将其思想研究的重点放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对他的哲学思想重视得不够,开掘得也不是很深。事实上,与近代其他思想家相比,章太炎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且不乏深刻和独特的见解。笔者在探讨其哲学...
马援[1]2016年在《霍加特文化实践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集中对英国新马克主义的经典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的奠基者、文化实践观点的提出者——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实践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和探讨。霍加特文化实践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指,文化的生成不能脱离人的现...
王丽琦[1]2003年在《伦理道德:社会资源与道德制度建构》文中认为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经济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支撑。每一种经济发展总有其内在的伦理动因,一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不仅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运行提供价值效能和动力牵引,而且还能为它们造就所需的理性秩序和人文环境。经济与伦理的共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