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与美国的干涉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与美国的干涉

    吕建文[1]2008年在《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主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然而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成为国际社会的新特点,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冷战后的世界民族主义问题,有助...
  • 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贡献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贡献之我见

    李万银[1]2004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贡献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如果要探究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源,人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社会主义改革。从1979年十一届叁中全会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已历经20多年,2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革使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业绩。人民生活水...
  • 新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统一战线对策研究

    新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统一战线对策研究

    付金梅[1]2004年在《新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统一战线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代社会阶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不仅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及江泽民关于阶级阶层与统一战...
  • 论“五四”前后瞿秋白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思考和实践

    论“五四”前后瞿秋白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思考和实践

    张丽[1]2016年在《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秉持着为中国文化寻求出路的初衷,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思考并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籍中国共产党早期一段时期内领导核心的特殊身份,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殚精竭虑。他克服长期严重病...
  • 论中国企业审美文化建设

    论中国企业审美文化建设

    蔡雄文[1]2004年在《论中国企业审美文化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审美文化是企业发展与审美文化发展互动促进的产物,也是时代审美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步履蹒跚,注重经济效用和企业文化表象,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这使得企业审美文化建设日趋迫切。企业审美文化建设的研究需要廓清企业文化、...
  • 江泽民民族理论创新研究

    江泽民民族理论创新研究

    沈英[1]2004年在《江泽民民族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共同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江泽民民族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
  • 中国传统人性观的扬弃和现代人性的塑造

    中国传统人性观的扬弃和现代人性的塑造

    孙荫众[1]2004年在《中国传统人性观的扬弃和现代人性的塑造》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性观与现代人性观的梳理、比较和整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人性理论的特色:性善需要修养来保持和提高,性恶需要规范来节制和约束。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个人、群体、社会的存在、稳定和发展而服务。文...
  •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

    王成娟[1]2003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丰富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内容的一次尝试性研究,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于:论文首次专门系统地研究了马恩的国家利益思想,既是开创性的,又可以满足理论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研究马恩的国家利益思想,可以丰富马恩的国际关系理论内涵,为...
  • 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叶舒宪[1]2003年在《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文中认为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迅猛而成就巨大的领域。本文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国内国外第一部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着述。由于涉及面广,需要的资料范...
  • 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

    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

    魏新春[1]2003年在《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使民族文化面临机遇与挑战。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曾在民族、阶级、性别等层面分析过欧洲霸权文化对东方、第叁世界民族、黑人、女性的扭曲与误读,而且,全球化语境中人们普遍有文化身份的迷失感,东方或第叁世界民族以一种拒斥的态度...
  • 《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付长睿[1]2017年在《清末民初知识界对“少年中国”理想追求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近代中国面对自身衰弱与列强侵压的双重困境。自“康乾盛世”之后,封建社会的各种痼疾开始发作,中国走向衰弱的阶段。随着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势力的入侵更使中国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使得近代中国的困境更加复杂。随之...
  • 实践本性的实践思维方式阐释——从人的存在理解人的活动

    实践本性的实践思维方式阐释——从人的存在理解人的活动

    马援[1]2016年在《霍加特文化实践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集中对英国新马克主义的经典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的奠基者、文化实践观点的提出者——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实践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和探讨。霍加特文化实践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指,文化的生成不能脱离人的现...
  • 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

    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

    仪淑丽[1]2003年在《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以根据地政权建设为依托,服务于土地革命的需要,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到具体举措,均带着鲜明的战时特征。不过,其实践中所折射出的诸多教育理念,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全民化(尤其首先面向工农群众及其...
  • 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分析

    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分析

    彭勇涛[1]2003年在《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行战略管理无疑是企业必须做好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面临更为迫切的要求。但当前理论界对企业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的探求并不理想,我认为弄清此问题的根基在于寻求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规律。对此,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企业战略思...
  • 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译作的地位

    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译作的地位

    黄中习[1]2009年在《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详细概述,以整体论观点,圆观遍照地考察翻译之道、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和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并以《庄子》英译为个案研究,以整体论新视角分析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在忠实性(信)、可读性(顺)和创造性(创)叁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
  • 抵制分裂  维护联邦统一——从建国到南方重建时期军队参与内政问题研究

    抵制分裂  维护联邦统一——从建国到南方重建时期军队参与内政问题研究

    刘亚妮[1]2016年在《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分裂主义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条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社会的变迁,新疆分裂主义历经反弹、蔓延到恶性发展,近年来更是猖獗。自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特别是2013年以来,分裂主义...
  • 现代化问题的人学反思

    现代化问题的人学反思

    王轩[1]2016年在《精神生活的治理逻辑》文中指出精神生活治理是一种人学意义上的"元治理"。所着力澄明和彰显的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思维领域建构的一个精神文化整体性,自我更新、自我创造的超越性实践。伴随人类精神生活实践合理性类型多元化现实,及治理的规模扩大的效应,从精神生活文...
  • 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

    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

    胡军[1]2003年在《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无不与人类自身相关,主要原因就在于主观世界的发展相对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主观世界的改造是低效的。这让我不得不回到毛泽东的改造论上来,重温“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
  • 毛泽东党的阶级基础论及其对党建的影响

    毛泽东党的阶级基础论及其对党建的影响

    胡国庆[1]2003年在《毛泽东党的阶级基础论及其对党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既有广泛的相同之处,又有着较多区别。其最明显之处就是人数相对较少,非无产阶级思想庞杂。加之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经济上很落后的国家,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把一个由马克...
  • 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建设及其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建设及其理论创新

    陈宸[1]2015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毛泽东曾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