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主体性理念出发浅探我国民事司法改革

    从主体性理念出发浅探我国民事司法改革

    赖玉明[1]2004年在《从主体性理念出发浅探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启动了程度不一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制度之间呈现出融合的趋向,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之间的鸿沟不断被填没。为与世界范围内的民事司法改革浪潮相应景,我国...
  • 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

    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

    侯利阳[1]2005年在《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文中提出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举证责任分配的本质。分析了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依据,阐释举证责任分配的理由;运用法律行为的相关理论证明举证责任分配的实体法解释的本质;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构造了举证责任分配。林波[2]2007年在《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研...
  • 论检察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制度安排

    论检察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制度安排

    潘度文[1]2005年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逐见成效的今天,系统探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解决检察权介入民事诉讼应具有的制度上和法理上的正当性,规范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角色定位和介入程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对民事诉讼中检察权的角色认知和定位进行...
  • 论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功能

    论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功能

    黄宣[1]2015年在《民事上诉利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比较法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利益额度和上诉许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许可构成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完整内容,民事上诉利益是民事上诉程序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繁荣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大量...
  •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韩静茹[1]2013年在《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体系的新发展为背景》文中指出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法的"交集",以程序体系的最新架构为运行环境,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施行必将使再审程序面临着制度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本体论方面,需要强化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
  •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论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论

    周晓荷[1]2005年在《争点整理程序论》文中提出对诉讼效率的追求使得服务于集中审理的审前准备程序备受关注,而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重要功能之一——争点确定方面的深入研究尚为不足。我们在实务上并未建立过任何形式的争点整理程序,法官负责确定争点的现实状况剥夺了当事人在此方面的处分权,有悖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
  • 释明权研究

    释明权研究

    贾永丽[1]2007年在《释明权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法院和当事人的关系为中心,以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为视角,对法官的释明权进行研究。笔者在对释明权的基本问题进行概述的前提下,在考察和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释明权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释明权的现状进行评析,...
  • 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吴映兵[1]2017年在《证券支持诉讼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民事侵权案件也频繁发生,其中以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等现象尤为严重。针对证券民事侵权,由于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实现机制的法律维权体系并不完善,加之中小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高,且由于...
  • 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骆丽莉[1]2010年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公民环境权益而设立的新型诉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对于解决环境侵权问题,及时化解因环境污染与破坏而引发的纠纷,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不断推进社会和谐...
  • 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

    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

    黄宣[1]2015年在《民事上诉利益研究》文中提出从比较法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利益额度和上诉许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许可构成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完整内容,民事上诉利益是民事上诉程序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繁荣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大量出现...
  •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为中心

    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为中心

    唐力[1]2003年在《民事诉讼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事诉讼构造以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与法院诉讼权限的配置关系作为内容,探讨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围绕纠纷的解决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就理论上的研究和各国立法实践所反映出的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诉讼权限的配置关系,诉讼构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
  • 论释明权制度及其完善

    论释明权制度及其完善

    张蕾[1]2003年在《论释明权制度及其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释明权是一项具有权义合并性质的诉讼指挥权,释明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达到民事诉讼目的而限制辩论主义弊病的产物。正确地规范释明权制度并适当、合理地行使释明权,是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各国在司法理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
  • 民事司法改革论纲

    民事司法改革论纲

    杨小利[1]2017年在《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论纲》文中提出民事证据制度改革一直是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线索。本文以证据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历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为主线,对20多年来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总结。从证据制度的体系、框架、内容等方面看,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经历了初步建立阶...
  •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魏秋生[1]2003年在《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文中认为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它牵涉到了系列重要的诉讼理论问题,也对诉讼构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的弊端和改革中出现的失误,通过评介西方四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历史沿革,力...
  • 自认规则若干问题研究

    自认规则若干问题研究

    谢伟[1]2003年在《自认规则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高院自颁布《若干规定》以来,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自认制度的功能逐渐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转变了审判人员和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观念,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诉讼成本,同时也增强了法律的权威性。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对自认制度加以明确,《若干...
  •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

    韩旭[1]2017年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流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导致了目前司法领域案件大量增加、司法纠纷与日俱增的现象。而司法资源特别是法院人员的有限,大大增大了诉讼压力,加大了司法审判的负担。同时,部分司法程序较为繁琐,导致很...
  •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徐德臣[1]2015年在《民事诉讼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理学认为,责任既是制度存在的结论性证据,也是维持制度存在的现实力量。但在权利话语时代,民事诉讼法律责任似乎从来没有在民事诉讼制度的成长中找到与这种地位相称的存在感,并始终徘徊在民事诉讼法学的主流研究视野之外。而程序性制裁作为一种特殊...
  • 试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

    试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

    窦彩霞[1]2003年在《试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事人处分权概述,该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阐述了处分权含义、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含义;当事人处分权与处分原则的关系,当事人处分权是处分原则的核心,但二者有所区别;当事人处分权与民...
  • 论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

    论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

    程晨[1]2008年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文中研究表明在民法领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早已被罗马法确认。近代以来,各国的民法典基本上都规定了这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遂成为民商事法律的帝王条款。但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却长期未能受到重视。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