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阚贵珍[1]2003年在《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玉米育种目标是:稳定面积,以大幅度提高单产为基础,以改善品质为中心,以增强抗性为保证,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加工、出口等方面的作用。目前我国玉米的单产已达到较高水平,品质...
  • 水稻编码病程相关蛋白PR-4和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水稻编码病程相关蛋白PR-4和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侯文萃[1]2006年在《烟草和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植物在受到一些化学物质的诱导、盐害、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的侵染等逆境胁迫时,会发生一系列防卫反应,往往产生出一些新的蛋白质,即所谓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PRP)。根...
  • 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及其生物学特征

    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及其生物学特征

    冯佰利[1]2003年在《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及其生物学特征》文中提出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在同一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冠层温度存在差异,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鉴于任一农业生态地区优良品种的推出总是以对当地生产上起主导作用的品种的超越为前提,张嵩午等人以当地农业生态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品种为对照...
  • 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调控研究

    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调控研究

    江立庚[1]2003年在《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是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物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选用氮素高效基因型和合理的氮肥调控是目前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南方稻区生态条件下,以30个代表性籼型水稻品种(组合)为基础,系...
  •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陈新[1]2008年在《油菜亚基因组杂种和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文中认为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A~nA~nC~nC~n2n=38)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生物能源载体,它起源于欧洲地中海地区,由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A~rA~r2n=20)和甘蓝(Brassica...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花粉特异表达基因SBLR的克隆、分析及对玉米的遗传转化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花粉特异表达基因SBLR的克隆、分析及对玉米的遗传转化

    徐建飞,金黎平[1]2017年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世界第叁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优良品种是支撑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马铃薯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非生物胁迫,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重视,迫切需要选育出更...
  • 苜蓿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育种材料的遗传分析

    苜蓿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育种材料的遗传分析

    王照兰[1]2003年在《苜蓿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育种材料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苜蓿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资源,其蛋白质含量高,利于产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本文以我国新疆南北疆及部分国外苜蓿材料为对象,从形态农艺性状、秋眠性、营养成分、种子储藏蛋白以及RAPD标记多个层次上进行了苜...
  •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

    陈新宏[1]2003年在《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是我国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小麦生产对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狠抓小麦品种改良是促进小麦生产的重要举措,而品种改良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远缘杂交,将小麦近缘种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 连作大豆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种类的鉴定

    连作大豆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种类的鉴定

    张奕[1]2003年在《连作大豆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种类的鉴定》文中提出大豆连作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等障碍现象发生,这已为生产实践和科学原因所证实。引发大豆连作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壤与植株系统产生的有毒物质,即化感物质。探讨连作大豆土壤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种类和数量,有助于深刻揭示大豆...
  • 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

    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1]2003年在《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以灌浆乳熟期的两优培九功能叶为研究材料,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功能叶的光合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对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体的光合放氧活性、PS...
  • 不同诱变剂与不同诱变方法对玉米诱变效应的研究

    不同诱变剂与不同诱变方法对玉米诱变效应的研究

    安学丽[1]2003年在《不同诱变剂与不同诱变方法对玉米诱变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种质资源贫乏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育种材料是目前玉米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化学诱变育种是一种诱发突变频率高,诱变范围广的有效育种手段,应用于玉米育种,可以提高育种水...
  • 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品质形成机理

    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品质形成机理

    赵向前[1]2003年在《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品质形成机理》文中提出本研究从棕色棉、绿色棉纤维中提取色素化合物,采用化学分析和紫外光谱分析,明确彩色棉纤维中色素的种类和理化特性;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色素合成基因在纤维色素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对影响色素形成和品质形成的相关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纤维色素...
  •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模式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模式

    周伟[1]2008年在《温带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质的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ZeamaysL)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和整理,在明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种质扩增和改良。目前国内玉米种...
  • 温光条件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温光条件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海生[1]2003年在《江苏水稻安全生育与产量形成的温光生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粮食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一直是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江苏稻作发展历程,为了实现稻作温光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品种生产潜力的充分开发,以优化种植区划与品种布局为重点的水...
  •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许凤英[1]2003年在《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杂交水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间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品质变化、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1)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根系干重明显增加,尤其是上层根系(土层0-12cm内的根系),生育后...
  • 缺铁水稻根转录本微点阵(Microarray)的分析

    缺铁水稻根转录本微点阵(Microarray)的分析

    孙彤[1]2003年在《缺铁水稻根转录本微点阵(Microarray)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用于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缺铁胁迫诱导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基因表达调控被列入“973”研究项目,有关的吞噬机理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由于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用功能...
  • 不同氮素形态对燕麦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不同氮素形态对燕麦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孙亚卿[1]2003年在《不同氮素形态对燕麦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溶液培养和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品种—裸燕323植株生长、体内氨基酸含量、养分吸收及难溶态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营养液中含有不同比例氮源时,燕麦生长明显优于供给单一NH_4~+-N或...
  • 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房全孝[1]2003年在《灌溉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01-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生态试验站水分试验场进行。选用高产品系93-52,研究了冬小麦的需水特性及灌溉对农田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冬小麦的需水特性及灌溉对其耗水规律的影响试验用大型蒸...
  • 不同Waxy蛋白缺失小麦淀粉特性及遗传规律的研究

    不同Waxy蛋白缺失小麦淀粉特性及遗传规律的研究

    时岩玲[1]2003年在《不同Waxy蛋白缺失小麦淀粉特性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小麦品种淀粉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及F1代、F2代淀粉特性及F2代淀粉性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小麦品种淀粉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初步研究了Waxy蛋白的含量与小麦品质特别是淀粉特性...
  • AFLP技术在甘蔗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上的应用

    AFLP技术在甘蔗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上的应用

    李鸣[1]2003年在《AFLP技术在甘蔗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用AFLP技术鉴定和区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4个甘蔗种质,并对各种质的AFLP指纹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为52.6%,最低为11.5%,平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