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巍[1]2004年在《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叁农”)问题作为影响中国政局稳定和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现有4000多万的绝对贫困人口(按625元的贫困线标准),这些人口...
苏晓东[1]2004年在《包头市开发式扶贫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政府各项扶贫投资的边际效益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情况表明除了扶贫战略需调整以外,扶贫模式也急需改进。本文在包头市将继续长期坚持开发式扶贫战...
郭琪[1]2006年在《北京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弱势群体居住问题及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存在着街区更新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如何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寻找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改造的难点,也是其成败关键。同时,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是各阶层...
胡熳华[1]2004年在《贫困地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差别和保持地区间平衡,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本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科技如何在贫...
刘晖霞[1]2009年在《西部地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西部地区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和服务功能下降,影响东部和全国的可持续...
杨钧[1]2016年在《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脱节。新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协调至关重要。城镇化必...
张笑春[1]2004年在《兰州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现状调查及思考》文中指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的不断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迅速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兰州市通过挖潜、扩建、新建、初高中分离等措施,不断扩大普通高中的容量,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取得...
李云[1]2004年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救助体系的分析与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社会救助包含叁层含义:一是居民生存权...
金渊[1]2004年在《完善贵州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是保证政府职能正常运转和巩固基层政权的迫切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地...
杨柳[1]2002年在《经济转型期员工积极性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激励以及领导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但其内容不断在更新,企业的个体的差异以及时代等的原因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面临着更剧烈的竞争,实现经济转型是一种必然。只有实现了经...
张亚光[1]2002年在《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非均衡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若干非均衡的特征,各微观市场运行的非均衡矛盾凸现,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日益突出。非均衡现实的存在,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深度发展的重要瓶颈。研究非均衡现象的成因,探寻解决的...
吴业苗[1]2003年在《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及其主导价值观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快速分化。农村社会群体、组织、制度等实体结构的分化导致农村社会观念结构的分化,并使其呈现出多元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农村社会实体结构,尤其是观念结构的分化,虽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给农村...
明晶[1]2008年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占很大比例的群体,也是需要人们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确定贫困大学生概念和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地心理干预,最...
胡宏伟[1]2006年在《我国农村合作医疗需求与供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形式,但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供给遭到削弱,我国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几乎完全沦为自费医疗,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恶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
赵旭[1]2003年在《贫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今的贫困主要存在于农村。贫困的结果投射于教育,表现之一就是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待遇和生活境况偏低。贫困农村的穷,现象在经济,实质在人才,根子在教育。而发展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优良和...
杨靳[1]2003年在《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重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中,人口迁移对农村留剩人口贫困的影响,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的分析。本论文理论基础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人力资本等理论。本论文通过对现有人口迁移理论进行了一些...
李俊利[1]2003年在《我国西部地区“一退两还”与缓解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于世纪之交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生态重建工程,由于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高度关...
鲍彦平[1]2003年在《基于秩次的稳健回归分析和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归分析方法在临床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实际数据往往会出现偏离假定模型或不满足假定模型所需要的假设条件等情况,此时经典回归估计方法的应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专业上无法解释的结果。稳健回归方法是...
徐玮[1]2017年在《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林农依托承包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成效显着。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