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瑛[1]2004年在《高速公路环境设计中景观与生态、文化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1988年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以来,公路里程日新月异,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主要研究安全、经济、高效等方面内容,只重视简单的植树种草。近年来国外高速公路环境已由最初的普通绿化,发展到关注景观生态格局的工程模式,我国的环境设...
袁新荣[1]2004年在《论生态思维影响下的建筑观》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叶,随着环境意识的觉醒,使“生态”一词由生态学家、生物学家从事科研的专业范畴,渐渐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各学科发展研究的新的切入点和学科交叉点。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探讨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点及所提倡的原则,...
辛颖[1]2004年在《北京住宅区水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景是构建北京住宅区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时下北京的水景住宅建设项目很多,水景住宅已经成为评价住宅小区景观优劣与否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北京冬冷夏热,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渗透严重等特点,已经建成的水景住宅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虽然对北京居住区水景的...
邓波[1]2004年在《草原区域草业生态系统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叁者平衡中求得,其评价工作始终是草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的目的在于基于草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来探讨草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状态空间是欧氏几何空间...
梅英[1]2004年在《网络生态危机与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现有网络生态危机研究成果和相关德育实效性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网络道德作为文章主线,把网络生态危机问题和德育实效性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目前德育的问题所在,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上内容,共...
韩博[1]2016年在《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开始被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们试图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或学说中探索和发掘能够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马克思关于生态伦理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
唐竹[1]2004年在《试析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及其理论困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推进,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严峻的现实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不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供应地,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
刘斐斐[1]2008年在《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随着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之时,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长远而深重的危害。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扩散面广、停留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
张建荣[1]2004年在《论环境犯罪中的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文中认为人类认识环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认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就有着不同的态度。到本世纪70年代,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环境的一连串的打击和报复之后,终于悟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以斯德哥尔摩...
付璐[1]2004年在《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立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缔约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出发,以如何将国家履约责任转化为企业的责任为主线,研究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立法的问题,试图找出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立法的共性,并为我国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立...
刘锴[1]2004年在《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规模。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多种方法对人口合理规模进行测定,同时对各种测定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出各种方...
刘建国[1]2004年在《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本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研究”中的“全国沼泽湿地数据库空间集成”子课题。本文对相关数据采用一致的坐标、投影体系,融合、集成通过野外调查获得的湿地属性信息和基于遥感手段获得的湿地空间分布...
王晓晶[1]2007年在《基于“3S”技术的北京地区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分析》文中指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将会直接导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获取地表植被覆盖信息,分析其格局的演化对分析评价生态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景观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植被覆盖格局既能从宏观上把握格局的整体变化情况和趋势,易于进行景观级别上...
卢卫峰[1]2004年在《基于RS与GIS的森林立地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立地分析与造林规划设计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实现科学造林、育林和森林收获量预测的基础,是实现森林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空间数据息息相关,其实质是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过程。本文以陕西省安塞县...
柳建平[1]2004年在《河西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甘肃河西地区属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域,这一问题显得突出而典型。目前,河西内陆河流域年缺水量平均达6——8亿立方米,考虑到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等因素...
严瑾[1]2004年在《我国资源产业的产权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资源产业的产权关系和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要求,资源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产权改革。与此同时,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趋严重,我国资源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迫...
张红丽[1]2004年在《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一方面水缺乏:新疆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2%,人口缺水率为15.6%,牧畜缺水率为24.3%。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指数为0.65。生态缺水,导致生态荒漠化,森林覆盖率仅为1.6...
陈卫刚[1]2004年在《汽车工业发展与能源环保的专题研究》文中指出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国家和地区间安全问题的加重等问题,使得研究节能、替代能源和汽车环保技术越来越迫切。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近1亿吨,到了2015年石油依存度预计可达到50%以上,而目前的成品油就有85%被汽车消耗...
王素辉[1]2004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迈入21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使企业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信条。在严格的环境行为准则约束下,企业经营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环境风险日益增大。本论文分析具有煤炭企业特点的环境成本的本质内涵、环境成...
余小平[1]2004年在《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工业生产的发展模式,从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在西部大开发成为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