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计算2005年和2015年太原市生态足迹,发现太原市总生态足迹从6.9184hm~2/人增加到7.8637hm~2/人,化石燃料生态足迹占比接近...
论文摘要为促进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了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发现安徽省生态资源构成的不足;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展现了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空...
论文摘要在全球生态超载的背景下,贸易成为弥补国家或区域生态赤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区,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
论文摘要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淮南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性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对淮南市2001-2015年的生态足迹(EF)、生态承载力(E...
论文摘要为了解安徽省?生态负担?的国际转移情况,探索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法,基于16地市1999-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安徽省贸易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运用...
论文摘要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程度是权衡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测算2005—2016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承载力...
论文摘要旅游生态足迹是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的生物生产面积,用来衡量旅游活动中被人们耗用的资源所必须要有的生长土地面积,该面积指标在旅游业中被广泛运用。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我...
论文摘要为了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共存关系,本文以扎龙保护区为研究地,以保护区历史遗留的社区居民和主要保护对象鹤类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居民生态足迹和鹤类生境需求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扎...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
论文摘要通过预警机制对生态危险提前警报,可以有效预防生态破坏,利用生态足迹方法确定生态安全的等级标准,确定生态安全预警等级,是构建预警机制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江苏省道路交通为例,...
论文摘要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作为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指标,对赣南地区2005—2015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对当地生态安...
论文摘要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在更新和改进相关参数后测算了河北省2006-2015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盈余),引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从多方面刻画河北省土地...
刘凯[1]2004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分形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关键的一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具有明显的自组织性和非线性特征,因此用一般的线性方法去研究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分形理论是以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是...
时丽艳[1]2008年在《基于生态足迹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环境,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物质载体,又是人类社会所需要许多其他自然资源的物质载体,还是人类发展中各种废弃物的物质载体;同时土地又具有自稳定、循环和自我净化功能,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类对...
曾芬钰[1]2003年在《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文中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根本和目的,不是手段。人的发展具有非终极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以人为本”之理念。所以,“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人自身的关怀。”人...
王丽玲[1]2006年在《动态生态足迹模型设计与在区域开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运用较为广泛的生态足迹理论,是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