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峥[1]2003年在《有限接触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的设计及固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段同种异体骨已被广泛用于严重创伤后骨关节重建和骨肿瘤切除后的保肢手术中。但对于异体骨愈合的生物学特性及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异体骨的愈合缓慢,新骨形成均来自受体组织。因此在异体骨恢复...
徐艳[1]2003年在《纺织结构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气管因外伤或肿瘤等疾病有时需要做切除并进行气道重建,当切除气管的长度超过直接吻合限度50mm时,就必须植入气管替代物——人工气管才能重建气管的连续性以维持气道的通畅。虽然在目前国际上对于气管替代物的研究中,具有良好生物性能的组织...
张庆峰,尹培荣[1]2008年在《腰椎失稳的诊治现状》文中指出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退形性变、各种减压手术、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
杨增敏[1]2003年在《肱骨远端X线测量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肱骨远端的X线解剖特征,分析其生物力学意义,并探讨其对于肱骨髁上骨折(SHF)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选择发育成熟(16岁以上)的正常肱骨远端的X线片进行观测,总结其特征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形成原因;记录外...
葛磊[1]2003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的外科治疗中,椎间盘摘除及椎间融合都会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导致相关并发症增加,可引发周围组织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产生退变。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法之一用于临床,体现出一定优越性。但现有假体设计并未完全模仿正常椎间...
周峰[1]2003年在《股骨近端创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介绍一种设计新颖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双轴滑动内固定器(Bi-axisSlidingInstrument,BSI),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提供一个新的内固定法;评价动力加压螺钉(DynamicCompressionSc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