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1]2004年在《原本《老乞大》历史学研究》文中指出《老乞大》是朝鲜李朝时期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它的内容记叙了几个高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经历,包括途中的见闻、到大都后的商贸活动等情况,内容涉及旅行、贸易、医药、餐饮等各个方面。《老乞大》的作者和具体创作年代已难以详考,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此...
牟燕[1]2004年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对华政策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文中提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美之间的正式交往关系开始形成,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内容也已成型,这些原则在整个20世纪,甚至是今天都指导着美国的对华政策。19世纪中期到2...
刘思远[1]2011年在《论美国西进运动中的商业资本及其对西进运动的影响》文中指出美国的西进运动是美利坚民族精神和躯体锻造的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从一个文明世界偏远角落里的生命垂危的新生儿成长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巍巍巨人,并奠定了其最终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基础。西进运动,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马小宁[1]2004年在《洛杉矶:从地区性中心城市到全球性城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洛杉矶从地区性中心城市到全球性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洛杉矶崛起的原因,分析洛杉矶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历史考察,揭示出全球性城市形成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洛杉矶在发展中体现了清晰的...
李德英[1]2005年在《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这叁个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农田耕地不断被占作他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土地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权利?如何...
吴小媛[1]2010年在《二战后美国高离婚率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在美国家庭史的发展过程中,1945年——1990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离婚现象越发普遍。在1981年,离婚率达到最高峰,平均每两对夫妻就有一对以离婚而告终。虽然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美国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在二战前美国人在选...
赵慧君[1]2004年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以解决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并达成日内瓦协议而着称,但关于它的历史地位问题至今仍存在重大争议。为此,本文着重对日内瓦会议的实际过程进行历史考证,揭示日内瓦协议达成的实质及其影响,同时结合整个冷战的进程来看日内瓦会...
尹德树[1]2013年在《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历史考察为主,兼顾逻辑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
杨景涛[1]2004年在《鲁迅的政治专制主义批判》文中指出走向更高度的政治文明,是当今政治生活的基本趋势,也体现着国家政治发展的进步方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主要内涵之一。在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培育公民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政治意识,必须继续坚持对政治专制主义的批判。鲁迅是近代中国批判政...
牛利华[1]2004年在《从生活世界中生成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已经被认为是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又急需摄取新的素材、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本文较为客观地陈述了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脉络,进而对方法论转向的动因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在教育研究领域首次明确提出了“...
张妍妍[1]2004年在《法国华文报刊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国华文报刊的整个发展过程,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特点及意义,并在最后一个部分提出了关于法国华文报刊生存及发展的几点认识。文章除前言、结论外,还分为五章。文章在前言部分对于“中文”、“华文”、“华侨|”、“华人”、...
韩贞习[1]2004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难点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两者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公有制的本质利益关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利益关系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必...
刘亚军[1]2016年在《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视域中德育的重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纲领,是我们批判分析现代社会的理论武器,是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实践的理论箴言,也是我们开展德育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视域。论文从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视域研究德育问题的目的在...
张志梅[1]2004年在《试论尼克松政府全球均势外交》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执政时期实施的全球均势外交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该时期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力相对衰落的产物。尼克松总统为了使美国的对外关系与其国力相适应,大规模调整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制定了现实主...
金洪培[1]2004年在《壬辰倭乱与朝鲜文化对日本的传播》文中指出16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这是以日本为一方,朝鲜、中国为另一方的长达7年之久的战争,终以朝明的胜利结束。这场战争殃及朝、中、日叁国,给叁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中、朝两国虽是战胜国,但不具战胜国形象;日本虽战...
吕建文[1]2008年在《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主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然而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成为国际社会的新特点,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冷战后的世界民族主义问题,有助...
魏倩[1]2016年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总结中国自身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而获得的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科学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发区是邓小平对外开...
王薇[1]2004年在《文明冲突表象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文中指出斗更.甲口,‘.‘,文明冲突表象门尸的经济和政治因素一一对十字军东征及当代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冲突的比较庵开究导师:陆培勇李意[2]2013年在《“后世俗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伊斯兰研究》文中认为当代社会中,传统的和新出现的许多非世俗化现象...
田自力[1]2007年在《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制约性因素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争取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就成为了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交总方针。日本企图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从而实现对世界事务主导权的分享。日本制定了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中心任务的政治大国战略。为...
孙荫众[1]2004年在《中国传统人性观的扬弃和现代人性的塑造》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性观与现代人性观的梳理、比较和整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人性理论的特色:性善需要修养来保持和提高,性恶需要规范来节制和约束。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个人、群体、社会的存在、稳定和发展而服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