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研究]()
陆位忠[1]2014年在《总承包体制下的工程质量责任分担与监管机制设计》文中指出总承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多种新问题如参建主体及其质量责任混乱、主体关系不清、质量责任分担不均、质量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给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带来新的挑战。探询这些新问题的本质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本文主要理论尝试和重点研究所...
![电站氢气压力容器安全性能评定研究]()
仝世渝[1]2004年在《电站氢气压力容器安全性能评定研究》文中指出以重庆电网内发供电企业内装置的氢气压力容器及非热力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应用理论分析和物理化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氢气压力容器及非热力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验的分析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编制出一套适用于氢气压力容...
![1、整体重组酵母活菌治疗性疫苗抗HBV实验研究 2、人脐带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抗HBV治疗实验研究]()
蔡大川[1]2004年在《1、整体重组酵母活菌治疗性疫苗抗HBV实验研究2、人脐带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抗HBV治疗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借助酵母菌的表达和免疫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原与截短的热休克蛋白70的重组酵母菌,然后以整体活菌形式免疫BALB/C小鼠,...
![公共决策的伦理维度研究]()
高晓霞[1]2004年在《公共决策的伦理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公共决策为研究对象,以公共决策的伦理特性为研究的切入点,在伦理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从伦理的纬度研究公共决策问题,并且试图建构公共决策的道德约束机制。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导论;第一章,公共决策及其伦理特性;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思想研究]()
吴林芳[1]2016年在《邓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与领导制度,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制度结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取决于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好坏。当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得到正确...
![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申富强[1]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尝试着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和在全国执政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执政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把马克...
![“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吴爱英[1]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文中提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叁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纪念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司法行政工作,...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研究]()
刘德定[1]2004年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对此,马恩列斯毛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进行过探索,从特征的角度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围绕“...
![香港“高官问责制”评析]()
李炜菁[1]2004年在《香港“高官问责制”评析》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了一项全新的行政制度——“高官问责制”。这是香港自回归以来影响最大的一项改革措施,涉及对象是香港特区的最高层官员,引起多方的的广泛关注。这项改革政策,使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3位司长和11位政...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路径]()
彭波[1]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6年的历史,我们大致能够以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为中间点,将新中国迄今为止66年的历史划分为前后两个叁十年加以研究。如何对待这两个叁十年之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对新中国66年的整体评价,而且还影响着我们对...
![论我国的公务员行政处分制度]()
宋晓玲[1]2013年在《政府公务员行政责任实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我国政府公务员行政责任实现方面存在的实现不能、不力等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及学界对政府公务员行政责任实现的基本理论问题缺乏研究的实际,为适应国家建立健全公务员行政责任制度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法理学、行政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
![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之研究]()
邓文权[1]2017年在《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的同时,腐败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构成威胁,腐败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党和政府历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参与反腐败的多个主体中,...
![论行政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创新]()
陈照东[1]2004年在《论行政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行政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结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化,政府的行政理念必须随之转换,对行政模式、行政体制进行整体重新建构,政府行政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能...
![当代中国社团监督及其发展路径]()
郑芸[1]2004年在《当代中国社团监督及其发展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从权力监督思想的提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学者和政治家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使得现有的权力监督类型和手段已经多样化。透过这些表象性的内容,权力监督在实质上体现了叁种机制,即分别以权力、道德和权利来制约权力。通过对叁大机制的分析和比较...
![中国政府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孙红军[1]2016年在《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且要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地方政府法...
![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
朱光明[1]2007年在《现行机关公务用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机关公务用车是国家行政机关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行政机关高效运行。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来自苏联,由解放初供给制产生,目前,这种全部由国家财政包揽起来的做法越来越显露出弊端,超标准购车、资金浪费、公务用...
![税费改革后的乡村干群关系研究]()
田先红[1]2010年在《息访之道》文中研究表明1990年代中后期至税费改革之前,乡村社会出现维权型上访主导的信访小高潮,不过,此时期的农民上访问题并没有对基层治理构成太大威胁,主要原因是间接治理模式的维系给乡村基层政权有效应对农民上访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制度性、结构性条件。税费改革之后,在国家的推动下...
![当代中国股份制企业工人阶级状况研究]()
刘海军[1]2011年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文中提出叁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展开,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成员的身份被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新的社会分层和整合如滚滚红尘涌动在中国大地上。...
![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论析]()
宋黎明[1]2004年在《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论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活动的分阶段考察,总结出民主党派在每一阶段参政的基本特点。对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经验和参政规律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民主党派参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在考察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的过程中,论证了1989年《中共中央...
![论立法的利益整合功能]()
法丽娜[1]2009年在《法制利益论》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利益格局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得利益分化和利益冲突日益激烈,社会因为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付出了无效率的成本支出。而法律作为制度控制的基本手段,在利益整合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通过法律制度途径去寻找实现利益整合的手段和机制,解决利益冲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