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1]2004年在《不同菜粕水平对草鱼生长、血液学指标和毒素残留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不同菜粕水平(0.0%、10.0%、20.0%、30.0%、40.0%和50.0%)对草鱼夏花(约5.0g)和秋片(约18.7g)鱼种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毒素残留、鱼体生化组成和肝脏组织病理学...
喻召德[1]2004年在《黄颡鱼消化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黄颡鱼消化酶理化特性以及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颡鱼生长、饲料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为8.5-9.0,胃蛋白酶pH为2.0~2.5,蛋白酶的适宜pH为8.5~9.0,淀粉酶的适宜pH为7....
鲁伟[1]2004年在《网箱养殖鱼类分级与起捕技术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概述我国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研制出适合国内使用的大型深海抗风浪网箱的配套设备——柔性分级系统和活鱼起捕机。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鱼苗规格不同及摄食能力的差异,在网箱中养殖几个月后,鱼体大小开始呈现差...
张佳明[1]2007年在《鲈鱼和大黄鱼微量元素—锌、铁的营养生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和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养殖桶规格:200L或25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
肖国强[1]2004年在《中华绒螯蟹幼体营养生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综述了中华绒螯蟹幼体营养生理,主要研究了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②饲料中淀粉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③饲料中脂肪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生长发育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④饲料中...
杜博[1]2007年在《中国南方沿海3种经济鲍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中国南方沿海用于养殖的主要经济鲍为九孔鲍、皱纹盘鲍和盘鲍,其中九孔鲍已广泛大规模养殖10年以上,多采用养殖个体进行人工繁殖,遗传多样性可能受到影响;皱纹盘鲍和盘鲍多从北方和日本引进后养殖,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不明。为评...
郭永洪[1]2004年在《基于本体的鱼病知识获取与诊断推理集成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淡水养鱼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鱼害的发生和流行也日趋严重,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严重地威胁着淡水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鱼病诊断专家系统为解决病害频繁发生而领域专家缺乏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现有...
刘臻[1]2004年在《鲫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鲫鱼的血液、肌肉、肝、肾为材料,采用苯酚-氯仿法、试剂盒法提取鲫鱼基因组DNA,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鲫鱼基因组DNA浓度在385.8-3167.5ng/μL之间,A_(260)/A_(280)比值处于1.66-1.87之间,所提取...
祁真[1]2004年在《对虾生态工程化养殖系统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封闭循环水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水产养殖方式,它充分地利用了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养殖废水向环境中的排放,防止了环境污染;同时,工...
李明涛[1]2014年在《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污染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难题。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气温等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不均,必然会引起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强烈的人...
孙蜀东[1]2004年在《胶州湾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移植放流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由于中国对虾病害的发生,致使中国对虾的苗种培育成本巨增,从而放流数量大大减少,因而增殖虾的捕捞产量连年下降,使中国对虾增殖业陷入低谷。面对现状,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进行了...
陈雄芳[1]2004年在《大黄鱼精子和胚胎的超低温保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五十年来,超低温保存种质细胞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特别是近几年对海洋动物种质细胞的研究力度也开始逐渐加大。本研究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配子和胚胎的低温保存技术及其种子库的建立”课题研究项目,进...
罗辉[1]2006年在《维生素E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为9.46±0.03g(P>0.05)的健康幼建鲤1200尾,平均分成八组(2-1、2-2、2-3、2-4、2-5、2-6、2-7、2-8...
彭玉芬[1]2004年在《洛美沙星在鲤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建立了洛美沙星在鲤鱼(Cyprinuscarpio)血浆和可食用组织中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法,并对鲤鱼单剂量口灌洛美沙星(20mg/kgb.w)后在其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在皮肤、肌肉、肝胰脏...
梁忠秀[1]2004年在《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几种渔业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是两种常见的有毒赤潮藻。本文在室内应用半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这两种藻对3种鱼(牙鲆,鳀鱼,鲈鱼),1...
赵金柱[1]2006年在《大黄鱼仔稚鱼脂类营养生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养殖桶规格:70×60×50cm,200L)中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
张江涛[1]2004年在《凡纳滨对虾和青蛤混养池塘水质及底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在科技部项目02EFN216900738支持下,对比研究了4组不同密度的青蛤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影响。从青蛤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中的氮、磷、有机碳沉积以及其它几个重要因子的作用等方面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
姜俊义[1]2004年在《对虾甲壳形成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甲壳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氨基酸组成分析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两种对虾甲壳无机相(碳酸钙晶体)的晶体组成特点和有机相(几丁质和蛋白质)的组分以及晶体的沉积...
于晓明[1]2004年在《绒螯近方蟹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播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绒螯近方蟹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对绒螯近方蟹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实验研究。抱卵量与甲宽的关系为Q=865...
吴龙涛[1]2004年在《扇贝免疫相关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指出贝类养殖是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产业,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海水养殖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从1994年以来,养殖贝类陆续开始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死亡率高达80.0%,部分地区甚至绝产,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养殖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