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富锌基因型水稻的农艺特性和遗传效应研究]()
张永鑫[1]2004年在《籽粒富锌基因型水稻的农艺特性和遗传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水稻籽粒锌含量存在广泛的基因型差异,通过植物育种途径筛选培育籽粒富锌品种以改善人类锌营养是科学可行的。但水稻的锌营养品质方面相关的研究刚刚开展,关于稻米中锌积累机制和锌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并不多见,而有关籽粒富锌水稻基因型的...
![水稻光合同化产物合成和分配的分子调控]()
张玉江[1]2004年在《水稻光合同化产物合成和分配的分子调控》文中研究说明FNR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酶之一,其同工酶参与了光合电子传递、CO2的固定、N的同化、抗氧化胁迫等生化、生理过程。植物体内,过表达FNR可能有利于C、N的固定,从而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产量。另一方面,高等植物中,细胞质中蔗糖...
![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施用氮肥的响应及氮效率研究]()
杨靖民[1]2004年在《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施用氮肥的响应及氮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又不可逆转,因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唯一途径。但是,随之带来了农田氮肥施用量的急剧增加,因此导致氮素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水稻品质下降和氮素对环境...
![诺贝尔奖精神及其诞生的文化动因与启示]()
杨瑞华[1]2004年在《诺贝尔奖精神及其诞生的文化动因与启示》文中认为诺贝尔奖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具有影响力而且知名度、权威性最高的奖项,它融科学奖与人文奖于一体,已走过了百年的辉煌。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作用的视角审视,诺贝尔本人的理想追求、亲身实践及其遗嘱,以及按照其遗嘱所设...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的筛选与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
刘学群[1]2004年在《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的筛选与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是水稻3种主要的CMS类型之一。以HL-CMS不育系配组的“叁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已显示出巨大的产量潜能、品质优势及较强的抗病性。HL-CMS/育性恢复(R...
![超高茬麦田套稻施肥技术研究]()
秦天斐[1]2004年在《超高茬麦田套稻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所谓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简称麦套稻),即在麦收前把经过处理的稻种撒播套种于麦田里,形成稻麦一定的共生期,麦收时留高茬30CM左右,机收后将打堆的秸秆就近撒开或埋入麦田沟内,任其自然腐解还田,并进行配套管理的一项新的稻作技能体系,是一项集免...
![银川灌区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
马晓红[1]2004年在《银川灌区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了解我国水稻生产及节水灌溉现状、水稻栽培条件与节水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宁夏银川灌区的实际生产状况,在2002~2003年分别进行了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试验、盐碱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适应性试验、控制...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
张卫平[1]2004年在《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项目结合生产实际,通过旱育稀植适宜育秧方式研究、旱育稀植适宜栽培密度和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田间试验,对宁夏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改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播期与播量是影响水稻产...
![蔗糖对水稻籽粒灌浆及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谢虹[1]2003年在《蔗糖对水稻籽粒灌浆及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籼型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常规高产粳稻武育粳3号探索蔗糖合成酶(SS:SucroseSynthase)纯化和蔗糖合成酶抗体制备的方法,研究水稻籽粒在充实过程中蔗糖量的变化对水稻籽粒...
![旱作水稻的水分和氮素利用特征]()
孙永健[1]2010年在《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肥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因子。研究不同灌水方式与氮肥管理间的水氮互作机制、优化水、氮管理技术,达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的目的,对减少水稻灌溉用水、高效利用肥料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
![离子束诱变和介导转化在拟南芥中的应用]()
谷运红[1]2003年在《离子束诱变和介导转化在拟南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拟南芥(Landersbergerecta生态型)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体系的研究,发现B5+5mg/l2,4-D+0.5mg/lKT培养基和MS+5mg/lKT+0.1mg/lIAA培养基分别可以高效诱导愈伤组织...
![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稻谷耐贮藏特性的研究]()
何正权[1]2003年在《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稻谷耐贮藏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担当着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一重任,而粮食贮备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每年因稻谷陈化问题损失的包括作为食用和种用的...
![氮肥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水稻和天敌关系的影响]()
吕仲贤[1]2003年在《氮肥对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与水稻和天敌关系的影响》文中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l)属于季节性、迁飞性、r-对策和爆发性害虫,是东南亚水稻生产国最主要的害虫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绿色革命”以后,由于矮秆、早熟、宽叶和高产的水稻新品种的大面积...
![水稻抗瘟性的生化机制研究]()
沈彬[1]2007年在《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稻梨孢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有性世代为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为我国水稻“叁大病害”之一...
![水稻编码病程相关蛋白PR-4和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侯文萃[1]2006年在《烟草和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植物在受到一些化学物质的诱导、盐害、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的侵染等逆境胁迫时,会发生一系列防卫反应,往往产生出一些新的蛋白质,即所谓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PRP)。根...
![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调控研究]()
江立庚[1]2003年在《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是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物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选用氮素高效基因型和合理的氮肥调控是目前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南方稻区生态条件下,以30个代表性籼型水稻品种(组合)为基础,系...
![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1]2003年在《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以灌浆乳熟期的两优培九功能叶为研究材料,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功能叶的光合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对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体的光合放氧活性、PS...
![温光条件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海生[1]2003年在《江苏水稻安全生育与产量形成的温光生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江苏乃至全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粮食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一直是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江苏稻作发展历程,为了实现稻作温光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品种生产潜力的充分开发,以优化种植区划与品种布局为重点的水...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许凤英[1]2003年在《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杂交水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间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品质变化、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1)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根系干重明显增加,尤其是上层根系(土层0-12cm内的根系),生育后...
![缺铁水稻根转录本微点阵(Microarray)的分析]()
孙彤[1]2003年在《缺铁水稻根转录本微点阵(Microarray)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用于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缺铁胁迫诱导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基因表达调控被列入“973”研究项目,有关的吞噬机理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由于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