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论文文献综述)艾野[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依法治国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是我国...
刘昉[1]2004年在《个案监督的宪法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能否对国家审判机关审理的个案进行监督,学界、司法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权力机关不应该实施个案监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现行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在人大对审判机关的监督范围内包含个案监督;主张法院的审...
程良映[1]2004年在《转型期法官角色的调整探讨》文中认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全新洗礼过程。我国的法官职业群体也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逐步从司法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的重要角色群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五年改革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使法官角色群体的职业...
曹彪[1]2004年在《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司法解释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它是指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由最高司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性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在我国刑事法治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对司法解释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定。而实践...
祝剑萍[1]2004年在《论司法腐败的综合防治》文中指出司法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种社会公害。对司法腐败必须实行综合防治,即:德法相济,标本兼治,既重自律,更重他律,着重推进司法改革,同时优化司法环境。一是改革司法制度,保障司法独立。根据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合理界定司法与相关主体的权力关系,...
王金平[1]2003年在《论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文中研究指明诉讼调解(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一直是我国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的主要解纷方式。全球化下的今天,正遭遇现代西方法治、自身弊端等一系列挑战,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我国现行诉讼调...
孙玉雷[1]2008年在《试论清末审判制度改革》文中提出清末审判制度改革是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的开端。本文对晚清改革的原因、内容、成效和不足进行了分析论证,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数据,总结改革对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推动的作用,并分析了改革失败的原因,使人们对晚清改革有一个新的认识,希冀能为当代的司法体制改革提...
杨小利[1]2017年在《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论纲》文中提出民事证据制度改革一直是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线索。本文以证据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历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为主线,对20多年来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总结。从证据制度的体系、框架、内容等方面看,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经历了初步建立阶...
季卫良[1]2003年在《律师与司法公正》文中提出本文对律师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本文作者从法律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对司法公正的含义、内涵(即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作了一定描述,突出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从西方律师制度的起源发展,突出律师职业在促进司法乃至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中国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