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渊[1]2001年在《勘查隐伏砂岩型铀矿物化探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课题选择穿透能力较强的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自然电位法和地气测量叁种方法,研究其在隐伏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为此回顾了这些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它们在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现状,概述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方法涉及的关键技...
景为[1]2002年在《推求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方法》文中认为准确获取能代表田间土壤条件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或比水容重C)、土壤导水率K和土壤水分扩散率D)是模拟土壤中水和溶质运动的基础。叁个参数中,以预测非饱和导水率最为困难,原因之一在于直接测定困难。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认...
何志萍[1]2003年在《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季节性冻土区田间叁种质地、八种结构历时叁个越冬期的冻土、非冻土入渗跟踪试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冻融土壤的入渗特性、阻渗机理和影响冻融土壤入渗特性的主要因素,掌握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为冬灌及农业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林育芳[1]2003年在《藻青菌NostocCommune和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干燥耐性和抗冻性》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检测光合成活性和荧光发射光谱等研究冰结胁迫对蓝藻地衣(Nostoccommune)和单细胞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影响。研究...
曾艳[1]2003年在《亚热带岩溶山区夏季土壤CO_2浓度的分布状况与变化规律》文中指出CO_2“未知汇”的研究是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碳循环的研究表明,CO_2的未知汇可能存在于陆地生物圈,而土壤是“未知汇”的一个候选者。土壤CO_2主要来源于植被根的呼吸、微生物活动及大气C...
于占源[1]2003年在《紫色土不同侵蚀退化地的生态恢复研究》文中认为紫色土是我国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由紫色土成土特性决定的其较差的抗蚀性,加上分布区雨量丰富、降雨相对集中、人口密集等特点,导致了紫色土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系统极度退化,其侵蚀程度和危害程度仅次于花岗岩侵蚀区。侵蚀退化紫色土的生...
褚世海[1]2003年在《保护地番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002-2003年在北京对保护地番茄进行了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研究。这些替代技术旨在防治保护地番茄土传病害。研究的替代技术包括使用熏蒸剂威百亩17.5g/m~2-52.5g/m~2、硫酰氟12.5g/m~2-50g/m~2、太阳能消...
孙永健[1]2010年在《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肥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因子。研究不同灌水方式与氮肥管理间的水氮互作机制、优化水、氮管理技术,达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的目的,对减少水稻灌溉用水、高效利用肥料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
王平[1]2003年在《人工草地野大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野大麦(Hordeumbrevisubularum(Trinius)Link)这一北方优良牧草在个体生长发育、生理生态以及种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首先比较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各学者对野大麦及其所在属——大麦属的分类、地理...
于倩,谢宗强,熊高明,陈志刚,杨敬元[1]2008年在《神农架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林群落特征及其优势种群结构》文中指出采用样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林的群落组成、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常绿针叶林特征,以中小型革质、单叶的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
孙伟[1]2003年在《两性表面活性剂亚硫酸酯甜菜碱的合成及其含量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在油田注水系统和工业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造成的腐蚀相当惊人,在众多的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是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引起的腐蚀。十二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又称亚硫酸酯甜菜碱,是一种两性季铵内盐型表面活性剂...
梁俊[1]2017年在《东南景天镉解毒相关代谢过程及关键基因克隆》文中指出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Hance)是在我国本土发现的锌/镉超积累植物,研究显示有较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超...
黄群腾[1]2008年在《水环境中36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农药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环境后,引起水资源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随着高毒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的禁用和限用,拟除虫菊酯、酰胺、苯胺、唑类杂环等“新一代”农药的用量不断加...
刘京涛[1]2003年在《桂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时空互代法”对桂西南岩溶区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相似学等多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群落演替阶段划分、群落演替系列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群落在外貌上...
毛龙江[1]2003年在《泾河中游地区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新世是离现今最近、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时期。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文明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文明的演化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而古代农业文化发展以及历史上的人类大规模迁移都与成壤作用息息相关。近年来,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研究成为研究的...
林跃胜[1]2016年在《淮南市居民区室内灰尘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及其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室内灰尘是一种复杂、多相的粒子混合物,来源复杂,既有室内来源又有外部来源,导致室内污染物含量普遍高于室外。人们主要的活动都集中在室内完成,因此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更大。室内灰尘重金属是室内环境中主...
李海侠[1]2003年在《武汉市东湖周边道路尘埃的磁性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本文选择武汉市东湖主湖区郭郑湖周边道路为研究靶区,以道路尘埃作为研究的载体。旨在探讨东湖周边道路尘埃的磁性结构特征以及通过磁性特征与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探讨应用岩石的磁性参数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追踪污染物来源的可能性...
魏占民[1]2003年在《干旱区作物—水分关系与田间灌溉水有效性的SWAP模型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区的特大型灌区—河套灌区所具有的独特水文水资源条件,选择两个典型区域分别进行了作物-水分关系和基于SWAP模型模拟的田间灌溉水有效性研究,以揭示和确立水分对干旱区作物产量的影响和量化表...
朱湘宁[1]2003年在《华北平原苜蓿节水灌溉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两年的灌溉实验,根据对降水情况、土壤水分的蒸发量、蒸散量与苜蓿各生物学指标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华北平原地区不同灌溉处理对于苜蓿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以及苜蓿地土壤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华北平原,苜蓿...
杨虎[1]2003年在《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雷达探测模型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许多水文和气候模型应用中,地表土壤水分含量(~5cm深度)的时空分布信息十分重要,如降雨制图,干旱模式监测,植被需水分析等。表面土壤水还可作为土壤水模型的输入参数,用以预测植被根系的土壤水分含量。(Hymer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