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李晨蔚[1]2003年在《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Langendorff离体心灌注模型,采用红细胞停搏液(EC)与全血停搏液(BC)和晶体停搏液(CC)作对比研究,通过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LVEDP、HR、LVSP、Dp/Dt_(max)...
  •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陈亮[1]2003年在《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瘢痕的形成是组织损伤修复的正常过程,然而瘢痕的过度增生,不仅会严重破坏患者容貌,导致全身各处功能障碍,其引起的疼痛、瘙痒和感觉异常也同样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有研究表明,P物质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腰骶髓副交感神经元的定量研究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腰骶髓副交感神经元的定量研究

    贾慧敏[1]2003年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腰骶髓副交感神经元的定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malformation,ARM)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生率为1/5000-1/1500,其病因、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除肛门直肠的解剖结构异...
  • 术前肌注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

    术前肌注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

    吕金,陈平健,于桂杰,陈卫民[1]2005年在《小儿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术前肌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Ⅰ级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分为3组,术前分别肌注氯胺酮1mg/kg、2mg/kg及0....
  • 骶管内伍用新斯的明对吗啡在小儿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

    骶管内伍用新斯的明对吗啡在小儿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

    于桂杰[1]2003年在《骶管内伍用新斯的明对吗啡在小儿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鞘内或硬膜外注射胆碱脂酶抑制药新斯的明(NEO)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产生抗伤害和镇痛作用。NEO产生的术后镇痛效果与吗啡(MOR)相似,而吗啡由于存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 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

    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

    陈平健,邱芳,刘金钢[1]2005年在《乳腺肿瘤与β-连环素及其复合体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及其与E钙粘附素(E-cad)的复合体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超敏感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3例乳腺肿瘤中β-cat、E-cad的表达。结果同正常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80...
  •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59例报告)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59例报告)

    陈永标[1]2003年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59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989年9月至2003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59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死亡率、生存期、术后复发转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 拇对掌功能重建—转位腱嵌入点的生物力学研究

    拇对掌功能重建—转位腱嵌入点的生物力学研究

    唐诗添[1]2003年在《拇对掌功能重建—转位腱嵌入点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拇对掌功能重建中,转位腱嵌入点最佳位置的选择是有争议的,本研究就是针对四种常用嵌入点位置从生物力学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最适合转位腱嵌入点位置。方法:采用新鲜人尸手标本6只,每个标本在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前模拟一...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和术后结果对比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和术后结果对比

    汪百川[1]2016年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远期并发症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NCABG)的远期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
  • 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张庆峰,尹培荣[1]2008年在《腰椎失稳的诊治现状》文中指出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退形性变、各种减压手术、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
  • 自体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自体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赵桂华[1]2007年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研究与现状》文中指出学术背景: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组织不能再生,留下坏死区,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而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丧失的问题。利用自体细胞移植在体外培养出大量可以转化为心肌细胞的干细胞,再直接移植给心脏病患者,改善其心功...
  • 同种带瓣大动脉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同种带瓣大动脉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王勋华[1]2003年在《同种带瓣大动脉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液氮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带瓣大动脉作为一种替代材料已广泛应用与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它不仅用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二尖瓣的置换,同时还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中带瓣外管道及补片的良好材料。它具有瓣膜口径大、结构自然、血流动力学效...
  • 人工腰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

    人工腰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

    葛磊[1]2003年在《人工腰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的外科治疗中,椎间盘摘除及椎间融合都会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导致相关并发症增加,可引发周围组织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产生退变。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法之一用于临床,体现出一定优越性。但现有假体设计并未完全模仿正常椎间...
  • 缺血预处理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的研究

    缺血预处理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的研究

    李丁洋[1]2016年在《缺血预处理和远端缺血期处理对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目的:建立成熟稳定的非动脉化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对肝移植模型进行评价,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基础,亦为欲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研究者提供经验支持和技术参考,以快速、平...
  • 冲击波促进出生后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冲击波促进出生后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胡军[1]2003年在《冲击波促进出生后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文中认为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自体骨移植,但存在局部并发症和供骨数量不足等缺陷。诱导成骨是近代发展的重要理论,Urist首先提出间充质细胞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作用下可向成骨和成软骨方向分化...
  • 海马脑片方法学的建立以及在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海马脑片方法学的建立以及在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李伟[1]2003年在《海马脑片方法学的建立以及在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脑损伤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两个主要机制是:氨基酸兴奋性毒性(aminoacidexcitotoxicity)和自由基损伤(freeradicaldamage)。脑缺氧或其他损伤时,大量谷氨酸释放,Ca~(2+)内流,细胞内...
  • 细胞因子及异丙酚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因子及异丙酚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银中,叶铁虎,赵丽云,任洪智,黄宇光[1]2005年在《细胞因子及异丙酚对中性粒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及异丙酚对离体的健康人中性粒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了解细胞因子及异丙酚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机制...
  • 股骨近端创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创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周峰[1]2003年在《股骨近端创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介绍一种设计新颖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双轴滑动内固定器(Bi-axisSlidingInstrument,BSI),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提供一个新的内固定法;评价动力加压螺钉(DynamicCompressionScrew...
  • c-ski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c-ski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高奉,李春宝,周敬滨,申学振,胡波[1]2019年在《TGF-β1与腱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腱病是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组织纤维化改变是其最主要的病理学特点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是参...
  • 人表皮细胞膜片的体外培养及组织结构研究

    人表皮细胞膜片的体外培养及组织结构研究

    于大山[1]2003年在《人表皮细胞膜片的体外培养及组织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表皮细胞膜片的体外培养及组织结构研究目的:人表皮细胞膜片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包括细胞消化、分离与收集方法,适宜的细胞接种密度等问题。以获得可供临床移植的人表皮细胞膜片,并进而对其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探索。方法:1人表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