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家,熊敏,李智,梁英杰[1]2001年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β、γ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19例...
范士明,邢华,孔韩卫,李厚达,姚明[1]2004年在《BNX小鼠生物学特性及其肿瘤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应用定期测定BNX小鼠的体重、统计繁殖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图和检测BNX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探索BNX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原位移植和皮下移植的方法分别研究BNX小鼠在人胃癌MK...
马丽[1]2012年在《中国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乳腺癌个体化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据受体状态选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个体化诊疗的典范,尤其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
黄庆兴[1]2004年在《CD10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CD105、CD3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微转移、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单染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20例慢性胃炎组织CD105及CD31的表达情况,测定微血管密度...
李宏[1]2003年在《食管癌前病变诊断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长期以来,食管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叁早)是预防食管癌、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随着对食管癌发生机理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意识到食管癌的癌前发现、癌前诊断、癌前治疗(叁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近年来癌前病变...
薛冬[1]2003年在《川芎嗪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血瘀证(血液高凝状态)初步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或播散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其中有多种因素参与。有关肿瘤分子机制及靶点的研究表明,“不可能存在一种对各种肿瘤均有杀灭作用的神奇子弹”。所以,从整体出发,以多种方式、多个层...
郑宏伟[1]2003年在《COX-2在人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COX-2及相关指标在人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探讨COX-2在影响肺癌组织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形成、侵袭及转移性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拟为临床病理诊断和...
王雁军[1]2003年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肿瘤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恶性肿瘤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叁种。化疗因强调全身治疗而别于治疗局部性肿瘤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然而大量临床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