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论文文献综述)张迪[1](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
一、不同“失败”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
韩贞习[1]2004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难点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两者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公有制的本质利益关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利益关系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必...
雷培梁[1]2016年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叁个五...
龙立[1]2013年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经济现代化。但是,政治与经济是天生的孪生姐妹,经济问题不可能通过经济手段就可能解决,所有的民族社会问题最终都需要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在世界上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政治在现代...
曾文婕[1]2004年在《我国教育研究观念现代化探析》文中认为教育研究观念,不仅会直接地关系到研究者的研究行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研究的状态与性质。本文以我国的教育研究为背景,尝试探讨教育研究观念现代化这一论题。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剖析“教育研究观念”和“现代化”涵义的基础上,探析了“...
石冬明[1]2004年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文中提出正如C·E·布莱克所说的,一个最成熟的传统社会,也就是一个长时期内最不情愿现代化的社会。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恰是这方面的典型。中国在早期现代化的追赶过程中并不顺畅,屡遭挫折,即表现为延误性。...
龙向阳[1]2003年在《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一文的目标是,以世界体系的变动为分析背景,以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和关联为主线,揭示国际关系视野中华侨华人历史发展的实质,同时运用世界体系理论和国际...
刘亚妮[1]2016年在《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分裂主义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条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社会的变迁,新疆分裂主义历经反弹、蔓延到恶性发展,近年来更是猖獗。自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特别是2013年以来,分裂主义势力内外...
郭建[1]2003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道路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道路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缘于主客观原因,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复杂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李琳[1]2003年在《工业产品形态注入人文精神的理论构架研究》文中指出人类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系而获得财富或创造价值。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是创造价值的行为之一。它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再加以实现。是以过去将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们的文化与精神关怀。旨在设计中融...
马龙[1]2003年在《现代理性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文中认为理性是人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和精神力量,它的内涵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理性精神是理性的精神文化和价值体系表现。现代理性精神是特指随近代科学技术兴起,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的精神文化和价值体系表现,内涵着崇尚科学、提倡...
文华锋[1]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特区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加快,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怎样定位中国经济特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经济全球化的各个方面,在此前提下,对中国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前途等作了...
司会敏[1]2006年在《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对德育重视已经超越国界的今天,我国的高等学校作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其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德育是一种显性教育,德育目标是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