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级串联串联脱硫技术的应用

    二级串联串联脱硫技术的应用

    一、两级串联脱高硫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马子鉴[1](2021)在《超临界流体携带助剂对煤中硫分脱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优质焦肥煤属于稀缺煤种,然而煤中较高硫分...
  • 亚铁作用下湿地基质对水中氮素和COD去除效应研究

    亚铁作用下湿地基质对水中氮素和COD去除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采用模拟试验法,以人工湿地基质为材料,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研究湿地基质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应以及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亚铁添加强化了湿地基质对铵态氮的吸附...
  • 硝化作用对盐碱湿地N2O排放的影响及其环境因子分析

    硝化作用对盐碱湿地N2O排放的影响及其环境因子分析

    论文摘要湿地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重要的源或汇,盐碱湿地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N2O排放对于探究盐碱湿地N2O产生的硝化作用机制及评估其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具有重要...
  • 北运河流域河流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释放规律

    北运河流域河流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释放规律

    论文摘要北京市北运河流域属于典型缺水型城市纳污河流,沉积物释放的氮磷污染物已成为阻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主要因素。利用自制环形水槽,对不同流速下沉积物中氮磷的动态释放规律进行研...
  • 污泥四环素含量对蚯蚓堆肥中氨氧化菌群的影响

    污泥四环素含量对蚯蚓堆肥中氨氧化菌群的影响

    论文摘要抗生素常积聚于脱水污泥中,其含量可影响污泥蚯蚓粪的氮肥价值.本研究通过向城市污泥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0、100、500和1000mg·kg-1),比较四环素含量对污泥...
  • 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对潮土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秸秆直接还田与炭化还田对潮土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论文摘要为比较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典型潮土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全量小麦秸秆还田(S)、全量秸秆炭化还田(B)、半量秸秆...
  • 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

    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

    康淑琴[1]2008年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氮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是根据短程硝化反应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开发的新型脱氮技术,具有不需外加碳源、运行费用低、节省供氧量及能耗等优点,国内外学者曾对其进行大量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本研究在总结前人...
  • 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内的短程硝化及特性试验研究

    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内的短程硝化及特性试验研究

    李斌[1]2004年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系统内的短程硝化及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理论认为:低溶解氧下,活性污泥系统易发生污泥丝状菌膨胀,因此在研究低溶解氧下短程硝化时,首先考虑在生物膜中进行。本研究探索了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条件,为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新型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有机碳氧化、氨硝化的研究

    新型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有机碳氧化、氨硝化的研究

    于洪斌[1]2004年在《新型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有机碳氧化、氨硝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以其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微生物来源广,对环境适应性强;不需投加药剂,可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废水处理方法中的重要分支。其中,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MBBR)这一处理工艺越来越受到...
  • MSBR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MSBR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唐然[1]2003年在《MSBR脱氮除磷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采用具有同时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成为我国污水处理厂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经济有效、运行可靠,占地少的同时脱氮除磷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MSBR工艺是当今一种新的污...
  • 好氧培养生物膜硝化系统进行厌氧氨氧化的研究

    好氧培养生物膜硝化系统进行厌氧氨氧化的研究

    梁祝[1]2003年在《好氧培养生物膜硝化系统进行厌氧氨氧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排放的含氮废水和农业施用的氮肥随雨水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这是因为废水中的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是水污染防治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脱...
  •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国秀丽[1]2003年在《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化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土壤作为碳、氮的储库,在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通过不同温度(25℃和30℃)、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