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过失犯罪基本问题研究]()
刘翼[1]2017年在《船员驾驶业务过失犯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水运交通和水运经济的发展,水上航行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发展水运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是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的水上交通事故。这种现状既不利于我国水运交通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水运经济的稳步向前,更不利于我国"海...
![监督过失研究]()
李清玉[1]2007年在《监督过失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过失理论,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都是建立在具体危害结果的认识和回避可能性基础之上的,而且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是由行为人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的。但是,当从事一些高风险行业的企业主或政府职能监管部门存在监督上。过失的时候,他...
![贪污罪之定罪量刑问题研究]()
林铤[1]2012年在《混合身份共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身份犯而言,如果是在单独犯的场合,其主体身份对于定罪量刑的具体影响,由于存在着刑法分则的明确规定,故一般不会发生多大的问题。因此,身份犯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共同犯罪之中,特别是行为人具有不同身份情况的场合,如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此身份者与...
![论玩忽职守犯罪]()
张灵[1]2014年在《论玩忽职守罪》文中研究说明玩忽职守罪作为渎职犯罪的一种,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玩忽职守行为不仅对国家、公共财产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严重玷污了公权力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因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公共安全损害案件屡屡发生,这里涉及到玩忽职守...
![试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张小涛[1]2007年在《试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刑法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规定,学者和司法机关一般认为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典型代表。但如果从证据学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并不具有完全的举证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要提供巨额财产...
![论私分国有资产罪]()
杜子孟[1]2016年在《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97年刑法增设私分国有资产罪以来,该罪的主体认定、客体认定、客观方面等都存在较大争议,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混乱。笔者从实务角度出发,对私分国有资产罪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意见。论文第一部分梳理了与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相关的一些基本...
![短期自由刑的改良]()
周艳丽[1]2007年在《论短期自由刑的改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期自由刑问题,自从1872年在伦敦举行第一届国际监狱会议将其列入议题以来,其利弊和存废问题就成为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对此问题,主存说、主废说、折衷说在不同的时期占据不同的地位,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折衷说,此观点认为短期自由刑有利有...
![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赵松云[1]2004年在《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文中研究指明累犯制度是一项法理上争议颇多、法制上变化较大的制度,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一项基本的刑罚制度,累犯制度在刑法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行累犯制度起到了一定的刑罚威慑作用,达到了一定的预防犯罪的目的。然而,现行累犯制度也存在...
![论环境犯罪中的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
张建荣[1]2004年在《论环境犯罪中的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文中认为人类认识环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认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就有着不同的态度。到本世纪70年代,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环境的一连串的打击和报复之后,终于悟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以斯德哥尔摩...
![论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张雯[1]2016年在《论人体器官犯罪中的被害人承诺》文中研究说明人体器官犯罪中的被害人承诺,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被害人对伤害行为所作出的承诺。对于这类承诺的效力的判定,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正面推断,即根据被害人承诺的理论,用理论分析的方式,说明此处的承诺不具有阻却违法的效力,证明人体器官犯罪中被...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研究]()
蔡重星[1]2007年在《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文中认为证券市场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日益壮大,同时证券犯罪也接踵而来,其中,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最为吸引热衷关注她的人们,行为操纵者千方百计的研究其规避的途径来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而法学界却不断的探索其理论模式,来规制操纵行为的发生,维护证券市...
![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
胡印富[1]2015年在《论刑法中的犯罪人格》文中研究指明任何刑法理论的研究都摆脱不了主观与客观、规范与事实两对范畴的藩篱,刑法中犯罪人格的研究也落此窠臼。但是刑法中犯罪人格理论建立于刑法客观化观念基础之上,是对刑法精确主义的体现于深化。所谓刑法客观化,是指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事制裁等相关内容的研...
![洗钱罪的司法认定和完善]()
曾文波[1]2007年在《洗钱罪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和防控体系的建构为现实背景,从刑法学、犯罪学等诸多视角,综合运用立法比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洗钱罪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沿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为本体论和完善论两篇,...
![反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
梁光术[1]2004年在《反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反酷刑与人权保障密切联系,是世界人权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1988年11月3日,《禁止酷刑公约》对中国生效,成为中国加入国际反酷刑行列的重要标志。中国社会在传统认识上,将“酷刑”定义为“残酷的刑罚”,与西方社会着眼于...
![减刑若干问题研究]()
夏草[1]2013年在《重刑轻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定刑的交集,是指法定刑内部同一档次的诸刑种之间,或者法定刑内部的刑种与法定刑外部的刑罚执行制度之间,必定存在轻重区别,但这些区别又不像阶梯型刑种排列那样轻重分明的一种现象。刑罚之间的交集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隐藏在刑种交集背后的轻重难辨也是无法回避...
![我国罚金刑的批判与完善]()
袁媛[1]2005年在《对我国罚金刑制度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罚金刑的扩大适用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对于罚金刑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在逐步展开,从立法实践上看,各国纷纷适应本国国情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罚金刑制度。在国内,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制定和颁布,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扩大,学者们纷纷对罚...
![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
王健[1]2004年在《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社会犯罪作为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犯罪,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打击和防范的重点。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转型,在国内曾一度灭绝的黑社会犯罪又死灰复燃,并迅速发展、蔓延。因此,研讨和制定以惩治和预防黑社会犯罪为核心的刑事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黑...
![论刑法中的身份]()
陈建清[1]2016年在《论数额犯》文中指出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包括以下论题和论点:犯罪数额是指由刑法或司法解释规定的犯罪行为指向、损害或犯罪所得的表现为货币金额的财产或行为数目。它具有结果要件的属性,是数额犯既遂的成立条件。犯罪数量是指无法或无需通过货币计价,而是以其他计量单位计算的物、行为和人的数...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以法治为坐标]()
曹彪[1]2004年在《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司法解释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它是指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由最高司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性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在我国刑事法治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对司法解释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定。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