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华[1]2018年在《西方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冲突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来华学习汉语的西方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从总体上说,西方留学生对在华的汉语学习状况表示满意,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知识也普遍得到提高。然而,在具体...
李士英[1]2003年在《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内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悠久的遗产。“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新闻媒体倍加关注的国内名牌赛事,是最有希望成为奥运体育项目的中华民族体育项目(李岚清语)”,此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研...
黄黎星[1]2003年在《《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居于群经之首的《周易》,在儒家经典中具有特殊的尊崇的地位;作为经学中的一个分支,《易》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地融汇入历代学者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智慧,它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易》和《易...
卢健[1]2003年在《中国九十年代大众文化批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文化批判的总体视角下,对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局限分析,提出自己的批判立场。在“批判与创造统一”这一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建立适应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在对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和当代知识分子的现状的批判性梳理中...
林晓云[1]2003年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态特征论》文中认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推动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已然形成。其形成过程以“性别意识”的逐渐崛起为主要线索,体现为五种状态:无性别意识的女作家写作;群体性别意识的妇女写作;群体性别意识的准女性写作;个体性别...
梁海军[1]2016年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
周云华[1]2003年在《冲击与蜕变》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影视媒体在中国的普及、繁荣与发展,电子影像文化逐渐兴盛起来并成为文化主流。以文字印刷为媒体的传统文化领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文学创作更是在这一强烈冲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这一时期影视媒体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影响,对于总结...
赵蕊蕊[1]2013年在《复古:江兆申晚期画风之研究》文中认为江兆申的书画作品,予人惊鸿一瞥的当下,总将其归于复古主义的追随者,然在其晚期复古山水的样式,则是有意识的积极引介现代艺术几何图形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其晚期山体与景物的造型之中,形影以现代绘画语言与空间结构。单以惊叹其深度挖掘传世书画的艺术传...
肖剑平[1]2003年在《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文中指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学术界一般将其思想研究的重点放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对他的哲学思想重视得不够,开掘得也不是很深。事实上,与近代其他思想家相比,章太炎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且不乏深刻和独特的见解。笔者在探讨其哲学...
王丽琦[1]2003年在《伦理道德:社会资源与道德制度建构》文中认为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经济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支撑。每一种经济发展总有其内在的伦理动因,一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不仅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运行提供价值效能和动力牵引,而且还能为它们造就所需的理性秩序和人文环境。经济与伦理的共荣是...
石沧金[1]2003年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博士论文把从1673年青云亭的创建开始至21世纪初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划分为雏型时期(1673—1799年)、内向发展时期(1800—1889年)、外向发展时期(1890年至二战结束前)、全面发展时期(二战后至今),按每个时期...
李华珍[1]2003年在《晚清驻欧使节与海军近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驻欧使节是指常驻欧洲的外交官。晚清驻欧使节作为中国较早走向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从方法上看,多注重驻欧使节的个案研究,将其作为群体研究的成果尚...
刘亚妮[1]2016年在《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分裂主义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条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社会的变迁,新疆分裂主义历经反弹、蔓延到恶性发展,近年来更是猖獗。自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特别是2013年以来,分裂主义势力内外...
盛楠[1]2008年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模式及条件研究》文中提出品牌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大背景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品牌以及国际化问题一直是管理领域的热点讨论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品牌国际化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也开始实施品牌...
黄中习[1]2009年在《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详细概述,以整体论观点,圆观遍照地考察翻译之道、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和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并以《庄子》英译为个案研究,以整体论新视角分析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在忠实性(信)、可读性(顺)和创造性(创)叁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
刘亚妮[1]2016年在《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分裂主义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条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社会的变迁,新疆分裂主义历经反弹、蔓延到恶性发展,近年来更是猖獗。自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特别是2013年以来,分裂主义...
夏兴通[1]2003年在《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文中提出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带来了人类传播的又一次革命,它创造了崭新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和冲击着我们旧有的文学观念,一场文学革命正在进行中。本文就是以媒介传播革命与文学变革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网...
韩静[1]2003年在《赛珍珠:女性主义的先锋》文中研究指明赛珍珠(PearlS.Buck,1892—1973)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小说家之一。在中国,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她进行解读,构成了我国“赛珍珠研究”的独特风景线。本篇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女性主义特征在赛珍珠的主要作品(例如《东...
杨国明[1]2003年在《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逐渐建立起来的条约制度及其商业活动促使传统商业社会向近代转型。近代商业社会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特征。晚清小说对近代商业社会生活有着比较充分的反映。小说在反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表现了自身的见解,部分见解对近...
刘必兰[1]2003年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心理描述系统》文中认为从五四开始,中国的小说结束了漫长而曲折的过度性的“变体期”,开始以西方“特别的”格式这一崭新的面貌出现。由此,中国现代小说之体得到确立。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心理描述也因此从内容到形式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可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心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