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

    张耀全[1]2003年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蛋白酶B、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胱抑素C(cystatinC,CC)在肾组织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并评价血清、尿CC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间接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肾脏病患者,按肾活...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王澍琴[1]2011年在《IgA肾病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在IgA肾病(IgAN)患者...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研究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研究

    谢欢来[1]2017年在《探索扶正解毒方对ITP患儿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原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09年国内正式进行了更名,其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引...
  • 霉酚酸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

    霉酚酸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

    朱晓黎,李黎,施继敏,郑伟燕,余建[1]2005年在《霉酚酸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琼脂糖...
  • 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肿瘤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研究

    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肿瘤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研究

    王雁军[1]2003年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肿瘤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恶性肿瘤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叁种。化疗因强调全身治疗而别于治疗局部性肿瘤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然而大量临床及实验...
  • 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张妍霞[1]2003年在《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旨在应用激光温热效应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oNV)进行治疗,探索角膜新生血管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缝线诱导的兔...
  • 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

    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

    岳振忠[1]2007年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常见病原菌及围手术期敏感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采集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鼻道、窦腔分泌物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分离出各病原菌、筛选敏感抗生素。并对78例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4例慢性鼻窦...
  • 罗红霉素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究

    罗红霉素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究

    赵雁[1]2003年在《罗红霉素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红霉素(RX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结果表明:RXM适用于多种感染,可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由于克拉霉素(CAM)与RXM同属14元环大环...
  • 盐酸青藤碱脉冲释放片的研究

    盐酸青藤碱脉冲释放片的研究

    陈维[1]2003年在《盐酸青藤碱脉冲释放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酸青藤碱(SM)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临床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本文以SM为模型药物,根据时辰生物学和时辰药理学的原理,制备脉冲释放片,以达到择时治疗的目的。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SM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含量测定及理...
  • 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及靶向研究

    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及靶向研究

    应懿[1]2003年在《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及靶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优化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CBP-PLGA-MC)的制备,考察载药微囊的动物急性毒性、体内组织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1.CBP-PLGA-MC的制备首先筛选空白微囊的制备,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
  • 槲皮素对小鼠T细胞行为的药理学作用

    槲皮素对小鼠T细胞行为的药理学作用

    王南[1]2003年在《槲皮素对小鼠T细胞行为的药理学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体外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凋亡为模型,研究天然黄酮类药物槲皮素对T细胞行为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分子机理,为基于天然化合物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免疫学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arbox...
  • 经导管肝动脉热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机理研究

    经导管肝动脉热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机理研究

    张大江[1]2003年在《经导管肝动脉热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常氧和缺氧状态加热和化疗药物作用下细胞损伤观察一、常氧状态加热和化疗药物作用下细胞损伤观察目的:观察常氧状态下加热和化疗药物细胞存活率情况,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在热应激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表达,以及热应激下H...
  • NF-κB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褪黑素影响的研究

    NF-κB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褪黑素影响的研究

    赵宗豪[1]2003年在《NF-κB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褪黑素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一氧化氮(NO)通路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褪黑素(MT)保护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的时效关系及其保护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99只大...
  • 用SCGE分析MTX对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用SCGE分析MTX对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彭芸[1]2003年在《用SCGE分析MTX对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DNA损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是近十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检测有核细胞DNA损伤的新技术,在遗传毒理学和生物学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将该项技术应用于体内实验和临床用药检测已成为新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
  • 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防治研究

    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防治研究

    张天宏,丁日高,孙晓红,张宪成,黄春倩[1]2003年在《部分液体通气对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水肿和动脉血氧分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对比部分液体通气和传统机械通气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①21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染毒前、...
  •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的研制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的研制

    刘春生[1]2003年在《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的研制》文中指出黄芩为一种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本文选用该药有效部位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将之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结合其它辅料,制备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并分别用体内、外方法对其进行了科...
  • 内毒素介导的豚鼠耳蜗损伤及地塞米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内毒素介导的豚鼠耳蜗损伤及地塞米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晓红[1]2003年在《内毒素介导的豚鼠耳蜗损伤及地塞米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内毒素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成分诱导的中耳炎中耳蜗组织损伤情况和引起耳蜗损伤的部分机制及观察地塞米松对其的保护作用,同时为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
  • 细胞白介素2影响小鼠卵透明带3(mZP 3)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细胞白介素2影响小鼠卵透明带3(mZP 3)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姜荣芝[1]2011年在《四种鸡球虫多价DNA疫苗免疫程序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危害比较严重主要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4个种,临床上往往为这4个种的混合感染,因此研制抵抗这4种鸡球虫混合感染的多价疫苗显得十分...
  • 聚乳酸载药微米球、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聚乳酸载药微米球、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李良[1]2003年在《聚乳酸载药微米球、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采用二步法合成(D,L)型聚乳酸(PLA),将合成出来的聚乳酸进行了纯化、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HNMR谱图分析及DSC谱图分析;讨论了辛酸亚锡的用量对聚乳酸的分子量的影响、重结晶次数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中药成分对细胞增殖、病毒感染和抗体生成的影响

    中药成分对细胞增殖、病毒感染和抗体生成的影响

    孔祥峰[1]2003年在《中药成分对细胞增殖、病毒感染和抗体生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药成分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机理及新型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的部分工作,试验分为五部分:1.中药成分提取和含量测定选定黄芪多糖(APS)、当归多糖(CAPS)、板蓝根多糖(IRPS)、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