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王启仿[1]2003年在《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出现了许多区域发展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区域经...
  • 建设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

    建设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

    付强[1]2016年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冲击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特别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局面也都发生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商业银行通过稳定的存贷利差所获得的有效收益,已在金融市场上形成一定规模的垄断性,随即产生的不...
  • 金融脆弱性理论——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的监管机制与最优动态路径研究

    金融脆弱性理论——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的监管机制与最优动态路径研究

    曾诗鸿[1]2003年在《金融脆弱性理论》文中研究表明脆弱性(fragility)是fragile的名词形式,英文解释是easilydamagedorbroken,delicate,notstrongandhealthy,weak.在西方的文献里“金融脆弱性”一词一般使用financialfragi...
  • 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牛凯龙[1]2005年在《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发展及其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货币金融因素以及由此构成的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相适应,金融发展及其效率已成为当前宏观金融研究最令人神往的领域之一。作为本文研究的主旨,金融发展效率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作者自己的体会,...
  • 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

    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

    方秀丽[1]2003年在《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银行作为特殊的知识产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在我国构建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在推动经济结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过程中负有特殊的史命。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既可为确立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
  • 银行监管和我国的现实选择

    银行监管和我国的现实选择

    崔鸿雁[1]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
  • 华俄道胜银行在华的金融活动

    华俄道胜银行在华的金融活动

    杜军强[1]2013年在《近代中国对外商银行的法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的金融领域里,外商银行以其独特的身份在金融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中国固有的钱庄、后起的华商银行形成叁足鼎立的格局。中国金融近代化起步迟缓,中央银行制度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才建立起来。在这之前外商银行通过放款、贴现、控制汇...
  • 1935年金融恐慌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

    1935年金融恐慌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

    柳琴[1]2003年在《1935年金融恐慌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929-1933年,西方各国遭受到严重的经济危机。从1932年起,世界经济萧条波及中国,中国开始了慢性的农业恐慌。由于农村购买力的减低和国际贸易逆差的扩大,紧接着农业恐慌而来的是工商业的危机。同时,与内地经济及工商...
  •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研究

    段瑞华[1]2015年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测度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益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存贷款利率的不断调整、存款保险制度...
  •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

    高会丽[1]2003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脆弱是金融业的本性—由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这是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金融脆弱性有一...
  •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效率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效率问题研究

    李丽香[1]2003年在《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效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银行业竞争体系逐步形成。外资银行凭借其先进的电子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力资源,竞先占领中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必须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国有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企业组织...
  • 关系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激励可行性分析

    关系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激励可行性分析

    曾小丽[1]2007年在《保险机制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瓶颈”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了我国金融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
  •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赵宇[1]2008年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ChineseFinanceAssetsManagementCorporation,以下简称AMC)商业化转型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
  •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监管研究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监管研究

    崔鸿雁[1]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
  •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陈婷[1]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者经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随着外资银行员工本土化的发展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日益壮大,国内外银行机构争夺的热点和重点是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的经济核心,是以高附加值...
  • 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审计制度与风险管理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审计制度与风险管理研究

    崔百胜[1]2003年在《国有商业银行独立审计制度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独立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和发展。实践表明,商业银行独立审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及各种报告的可靠性,及时发现可能对银行体系及社会公众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确保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会计政策和程序及银行的经营组织结...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

    郭艳飞[1]2008年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商业银行诞生之日起,信用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最古老,同时也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广泛存在更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特征,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加强信用风险法律监...
  • 晚清开明人士开发西北思想述论

    晚清开明人士开发西北思想述论

    李守义[1]2003年在《晚清开明人士开发西北思想述论》文中认为晚清开明人士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出发,对开发西北地区阐发了许多珍贵思想和建议,使晚清时对西北地区的开发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史家对其整体思想内容及思想发展、演变轨迹少有论述。本文在对晚清开明人士开发西北思想内容阐...
  • 论战国时期的战时经济

    论战国时期的战时经济

    易仲芳[1]2013年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
  • 带有风险回避的消费—投资策略研究

    带有风险回避的消费—投资策略研究

    李智明[1]2003年在《带有风险回避的消费—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和投资引入了金融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金融市场主要通过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来作用宏观经济。此外,消费和投资对金融市场有明显的反馈效应。在过去几十年,宏观经济学领域中大多数很有影响的经验研究涉及消费和投资。自从Arrow、Pr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