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不良资产处置的宏观环境和方法初探

    中外不良资产处置的宏观环境和方法初探

    张红军[1]2004年在《中外不良资产处置的宏观环境和方法初探》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中国的金融体系属于大银行主导模式,银行信贷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了90%以上的融资。但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继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1.4万亿不良资产以后,短短的4...
  • 基金公司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研究

    基金公司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研究

    高飞[1]2004年在《基金公司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策略的研究,对于我国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基金公司资金量大、运作规范、专家管理的特点,对基金公司资产配置的策略进行...
  • 有效降低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

    有效降低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

    李聪[1]2004年在《有效降低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出现风险,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局性、社会性问题。亚洲金融风波的教训提示我们,经济危机的产生往往源自金融的脆弱性,而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导致金融体系脆弱的根源。因此,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也是经济金融健康、...
  •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梁志峰[1]2004年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但安然事件表明资产证券化潜在的风险是巨大的。安然事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和之后,许多资产证券化项目都失败了。分析表明,它们的失败归结于某些人乖巧地利用了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制度...
  •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赵宇[1]2008年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ChineseFinanceAssetsManagementCorporation,以下简称AMC)商业化转型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
  • 面向资产证券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评价体系设计

    面向资产证券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评价体系设计

    李增欣[1]2003年在《面向资产证券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评价体系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需要尽快加以处置。以往的以财政拨款和银行自主处置相结合的资产处置方式,以及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导的债转股方式,由于其局限性,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理...
  •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重构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重构研究

    吴江涛[1]2012年在《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金融危机对外部需求的打击,直接导致长叁角和珠叁角的小微企业不断陷入“倒闭”危机。由于经营成本上升、存货增加、投资失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量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紧绷和经营困难。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利润率不足3%,而小微企...
  •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于贤能[1]2017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叁期迭加”的经济新形势,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