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健美[1]2003年在《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文中研究指明在演艺界,一直以来有“体验”派和“表现”派之争。在音乐表演中,同样有这样的两种主张,这种争论其实就是表演是情感主导过程,还是理智主导过程的问题。传统的器乐教学和演奏体系在技能技巧和音乐素质的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心...
黄芳[1]2009年在《储望华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文中研究指明储望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钢琴家兼作曲家,他的作品质朴清新,个性鲜明,富于时代感又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在钢琴创作方面,储望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中国...
尚建[1]2003年在《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文中认为历史上对音乐创作的研究基本上是两种方法的结合:一种是音乐学的方法,即以作品技术分析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史学的方法,即从分析作曲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对作曲家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对作品分析的基础。无疑,这些是进行音乐创作研究的有...
韩锺恩[1]2003年在《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音乐有没有意义?音乐的意义在哪里?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是什么?其目的,就是对人的音乐感性直觉经验进行合式的理论定位,并在此前提下去确认:以什么样的姿态直接面对音乐作品。为此,本文将在有关声音...
郝建红[1]2007年在《诗乐相融古为今用》文中认为二十世纪20-40年代,是我国音乐创作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作品形式引入中国的重要时期。中国作曲家们将这种西方音乐体裁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新的艺术歌曲形式。这类作品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和艺术价值,在我国歌曲创...
刘湲[1]2003年在《歇尔西的“单一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贾钦多·歇尔西(GiacintoScelsi1905-1988)是20世纪意大利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他首创的“单一音”技法,使他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歇尔西的“单一音”是一种既区别于“音色旋律”,又...